相较于 HPHT 法,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是一种更为先进的人造钻石技术。有一种理论认为,地幔深处的钻石并非由石墨制成,而是由碳氧化物或甲烷气体中的碳逐渐沉积形成的,这一过程被称为气相沉积。
甲烷气体正是利用 CVD 技术合成人造钻石的主要原料。如今,在实验室中利用 CVD 技术制造高质量、高性能的固体材料,包括人造钻石和大面积金刚石薄膜,已经成为了现实。
早在 2003 年,美国的“阿波罗钻石公司”就利用 CVD 技术在微波等离子体炉中合成了一批钻石(含有杂质),其中最大的一颗达到了 3 克拉,而成本仅为几美元。CVD 工艺能够“生长”出品相优良的人造钻石,这与其独特的工作原理密不可分。钻石是晶体,其结晶过程实际上是分子或离子在晶格中逐层堆积,形成稳定的化学键。
在适当的条件下提供足够的离子,并为其提供一个附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碳就有可能沉积形成钻石。在 CVD 法中,反应炉中加入的氢气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氢气在微波或电弧下电离后,会变成具有很强还原性的等离子态氢(H·)。等离子态氢会从甲烷的 C - H 键中夺走氢,形成新的氢分子,使甲烷脱氢并逐步裂解,最终产生碳自由基(C·)。
在约 500℃的高温和 27kPa 的低压环境下,这些碳自由基会逐渐在钻石晶种上沉积,最终形成更大的钻石。用于合成钻石的原材料价格相对低廉,比如钻石粉末不仅常用于工业原料,也可以作为“种子”用于合成钻石。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否加入氢气,碳自由基都会析出。不过,氢气的加入能够将甲烷的转化率从 67.36%提升至 77.5%,显著加快钻石的合成速度,而且氢气并未被消耗,反而会逐渐增多。然而,要成功合成人造钻石并非易事,其中存在着诸多难点。首先,关键在于对气体比例、温度、压力及等离子体浓度的精确控制。
哪怕是细微的偏差,都可能对钻石的品质和生长速度产生影响。其次,等离子体中的氢和甲基中间体具有极强的还原性,它们可能与反应炉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导致气体中掺入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