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宋·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宴罢人散,唯余一钩素月悬于中天。夜气凝露,阶前残烛未熄,光晕摇曳似欲挽留逝去的喧声。天幕如洗,澄澈无尘,恍若人间悲欢尽被滤去,只剩这淡月与长夜相顾无言。原来最深的怅惘,不是离散本身,而是曲终后独对天地时,忽觉万籁皆可寄,却无一语堪说。
—【08】—
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
——唐·王维《欹湖》
舟行湖心,蓦然回望,青山叠嶂处,白云翻涌如浪,倏忽间卷过苍翠峰巅。水色接天,烟波澹荡,倒影中的层峦似被风揉皱的碧绡,又缓缓舒展成画。此一瞬凝眸,山非山,云非云,不过是天地以水墨写就的一封长信,寄给那些甘愿溺于红尘,却仍向山水问心的人。
—【09】—
园林过新雪,草木散芳华。
——宋·刘敞《雪后游小园》
新雪初霁,小园岑寂,草木皆披素裳。枯枝负雪低垂,忽有梅萼破寒而出,暗香浮游于冷冽中。衰草败叶间,竟有绿意悄然匍匐,似时光以残冬为茧,暗自织就一场春的预谋。原来凋零从非终章,雪压千重,终究藏不住万物向生的倔强。
—【10】—
桥如虹,水如空。
一叶飘然烟雨中。
——宋·陆游《长相思·五之二》
长桥卧波如垂虹饮涧,烟雨空濛处,一叶扁舟自天际飘来。水色与天色交融,舟影渺若墨痕轻点,恍惚间竟不知是舟行云上,还是云落舟中。蓑衣人独立船头,任雨丝浸透衣袖,此身仿佛化作山水卷轴里一滴游走的淡墨,不问来路,不赴归程,只与这空灵烟雨共老。
—【11】—
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
——宋·蒋捷《贺新郎·秋晓》
月色微黄,浸透竹篱,牵牛数朵攀援而上,暗吐幽蓝。花影淡若无痕,唯寒香沁入夜露,散落于荒阶冷砌。更深人静时,忽见花蔓轻颤——原是风过也,却疑是去年栽花人,踏着旧时月色,来拾取一段未曾说尽的薄凉心事。
—【12】—
清风生酒舍,皓月照书窗。
《声律启蒙·上卷·三江》
清风穿牖,翻动案头半卷残书,酒舍帘旌轻摇,似与远山松涛遥相应和。皓月临窗,将墨字镀作银纹,恍惚间竟分不清是月光渗入诗行,还是诗行化作了月光。此夜宜醉不宜醒,且倾壶中余酿,敬这千古长风与不朽冰轮。
—【13】—
天涯疏影伴黄昏,玉笛高楼自掩门。
梦醒忽惊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
——清·龚鼎孳《百嘉村见梅花》
天涯尽处,疏梅斜倚黄昏,笛声自高楼飘落,紧闭的门扉将最后一丝暮色也拒之檐外。客舍孤灯,惊破残梦,推窗但见寒月满舟,正随江流悄然泊向远村。暗香浮动的岂止是梅影,更是半生羁旅中未曾寄出的家书,碎作粼粼波光,一片片沉入水底。此身如寄,纵有玉笛吹彻长夜,终难将异乡的月,圆成故园的雪。
—【14】—
石上水潺潺,流入青溪去。
——清·吴伟业《生查子·旅思》
清泉漱石,泠泠如私语,蜿蜒跌入青溪时,已携了三分山骨的嶙峋。水纹漫过苍苔,恍若时光在石上写下透明的篆字,转瞬又被后来的流水温柔抹去。旅人掬水而饮,忽觉喉间沁入的不仅是甘冽,更有整座青山的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