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斯拉自造电池的事,传得沸沸扬扬。
据国外媒体报道,特斯拉的“Roadrunner”动力电池自产计划正式启动,位于美国弗里蒙特大沙漠内的工厂,一条属于特斯拉自己的动力电池生产线正在成型。
同时,特斯拉还为这个业务制定了个“小目标”:即每千瓦时的成本要下降到100美元。
事实上,每千瓦时100美元被视为电池的“终极价格”,该价格可以让电动汽车与燃油车达到同等价格水平。
换句话,如果计划属实且能够成功,特斯拉无疑可以为低价电动车的普及踩上一脚油门。
然而,特斯拉“自产”电池这事,到底靠谱不?如若实现,又将威胁到谁?
“自产”电池,这事靠谱不?
对于特斯拉而言,由于上海工厂的落地,目前已然实现落地量产的计划。
而要进一步在产品端谋求“降本增效”,自产电池便是其势在必得的目标。
在供应链端,追求降本的特斯拉,一旦实现了自产动力电池的目标,对其他供应商的动力电池采购需求势必会相应减少。
同时,特斯拉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们将会展开价格战,而在这场价格战中,特斯拉将享有绝对的主导权。
不过,功夫汽车认为,实现量产仅仅只是特斯拉自产动力电池愿景的“第一步”。
而后续动力电池的产能建设,对其而言才是真正的挑战。
在中国,动力电池产能的建设成本约为4-6亿元1GWh,而在美国,这一成本只会更高。
特斯拉如果想要真正建成成规模的动力电池生产线,后续至少需要在动力电池项目上投资数百亿元。
对于特斯拉这样刚刚盈利,现金流无比宝贵的公司而言,这笔投资将会造成庞大的压力。
换句话说,自产动力电池将对特斯拉的运营将造成极大挑战。
在此背后,在将威胁到谁?
假设特斯拉真的度过资金难关,实现“自产”电池,那么最可能威胁到谁?
功夫汽车认为,特斯拉的首要目标,或许就是BBA等高端品牌。
目前,特斯拉已经是一家全球化车企,随着众多传统巨头入局,未来特斯拉在电动化领域的领先优势可能被逐步缩小。
譬如奔驰母公司戴姆勒就宣布,以后将不再继续研发燃油发动机了。
但在核心竞争力方面,特斯拉诸如智能化、无人驾驶技术、数据和品牌,仍旧保持一定优势。
而从消费端来看,国产新能源产品可能在技术、品牌力方面稍显不足,而BBA又显得“太贵”。
换句话说,如若特斯拉实现自产电池,毫无疑问将拥有一条更完善的新能源汽车生态闭环,同时也拥有“硬刚”BBA等豪车的更强资本。
功夫拍案
不可否认,对于特斯拉来说,自产电池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一环。
但如今,特斯拉仍然存在产能、质量、做工、安全、现金流、高层震荡频繁等问题。
而自产动力电池,对于特斯拉而言,仍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