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工厂化制作熟肉,这样做很正常,无可挑剔,也找不到更好的其他办法。但是,架不住商人们的聪明伶俐。既然这样让肉事先入味,那么,让肉事先增重岂不是顺带的事?果然顺带,方法过于简单,不需细说,就一句话:想要多重的熟肉就加进多少卡拉胶。反正食品加入卡拉胶不违法,加多加少都是加,熟肉还不像生肉,不好检查出来。于是,被遏制的生肉注胶,终于在熟肉行业找到归属。
——异常兴旺的揉肉机设备信息在告诉我们什么。
如果是业内人士,也会觉得惊奇:各种规格型号的揉肉机械,商品信息很火爆,打开网站,到处都是。按说这种专用性很强的机械只能大中型熟肉加工企业购买使用,而且是耐用品,一次投入,极少更换。所以,此类机械设备的生产是在计划引导下进行。也就是说,产品生产的针对性很强,先有购买合同,再有生产。没说使劲做出来一堆,等着用户来买的。
但是,我们的揉肉机的生产明显不对头,就是放开生产一堆,坐等用户来买,没人买了就铺天盖地广告。这现象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市场需要量大,要买这样设备的用户很多。
但是使用生产企业,大中型企业就那么多,这样的设备应该早就满足生产需要了。那么,还大量制造这样的设备干什么?很简单,用户多。不再是大中型企业,小作坊,个体户都有需求。在他们眼里,揉肉机就是钞票印刷机,本来只成半斤熟肉,让它揉出来就是2斤熟肉。
——只有揉肉机能揉进去卡拉胶。
当下进入熟肉行业基本没什么门槛,手续简单,投资很小,回报很高。但是有技术门槛,要会做、会保存、会卖。其他好说,会做有技术含量。这就是把肉做熟只增重不减重,1斤牛肉不能家里那样只做成0.6斤,要做成1斤,或者2斤,最多能做到2.3斤。实际操作上,别说1斤做成1斤了,做成0.8斤就难上难,得多少年的经验才能够。做出2斤,必须要非常手段。这个手段如今就简单了,一台揉肉机。不管你的加工能力多大,只要需要,就有适合你的揉肉机,还附送教程,包教包会。
大量的生产,意味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如今的揉肉机,不再是仅能揉大块肉,鸡爪鸭掌猪蹄都能揉,能把卡拉胶揉进去,看起来更嫩更光鲜。
——注射用胶也不仅仅卡拉胶了。
科技的进步也反映在注射用胶上。最早是工业级卡拉胶,就像早期酒精酒用工业酒精。后来食品级卡拉胶。然后不断出现新的胶,效果更好,价格更低。有种叫做魔芋胶的,看样子要成为卡拉胶的升级产品,注射更方便,填充效果更好,成本更低,而且所有肉制品都能注射,譬如烤肉、鸭胸、火腿、培根、猪蹄。
肉类掺假,之所以能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与市场管理力度有直接关系。很简单的道理,打水、打胶、注射、揉制,就存在那么几个环节,就那么几个指标,怎么可能管不住?况且动静都那么大。譬如活猪打水,一个诺大的养猪场,长时间灌水,把一群猪整得嗷嗷乱叫,几里外都能听见。再说注射,那么多的肉要注射,要揉制,绝对不是老板一个人偷偷摸摸能干得了的。再说注射胶要买进,材料产品出入库有清单,销售有账。等等,任意环节都能发现问题。监管部门也有那么高级的检测仪器,最简单的生肉含水率、含胶率应该挨上就能显示,查出问题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