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雷军微博
这些高管们不可谓不敬业。然而为什么不是先存现货,而是等货没了再补货呢?
为此,周到君特别查阅了近几年雷军的专访资料,发现其实小米手机不是今年才出现售罄事件。早在品牌成立之初,这种现象就已产生。
为回应售罄事件,雷军在2013年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海鲜生意如果今天有货,明天海鲜就坏掉了。即使不坏掉,也没有今天的价格了。”
图/专访雷军的书籍《雷军乘势而为》中摘录
雷军在专访中将手机市场比作海鲜市场,这似乎有些荒诞。因为手机似乎没有保质期,今日买与一年后购买没有任何差异。
真的是如此吗?
事实上,“手机”=“海鲜”这一定理,正是揭开小米、vivo等手机厂商新款手机频繁售罄,用户只能干着急的真正密码。
卖手机竟然是个海鲜生意
在目前国内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没有一种商品的供求关系是供小于求。手机市场也不例外。
3月7日IDC预测称,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再次出现负增长。预计2019年智能手机交付量为13.9亿部,比2018年减少0.8%。
用户的换机周期在不断拉长,厂商们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图/IDC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手机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每一代的新芯片机型发布后,竟会短暂的逆转供求关系。
众所周知,每一代处理器芯片的提升,带来手机的系统运转速度更快。打游戏、拍照片体验更佳。因此数码极客们、手机厂商的粉丝们都有更换新机的冲动。
“新芯片机型的发布是一场生死竞速。谁能快速发布新机,便赢在了起跑线。”另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周到君>
图/iQOO紧随小米9其后发布
为了提前发新机,国内手机厂商的发售模式逐渐演变成:“预热,发布,预售,抢购。”四个步骤。
通过四步骤,手机厂商可以抢先发布手机,而仅准备第一批现货。根据用户预约的人数与抢购手机的数量,最终决定自己代工厂需要生产的订单量。
这带来了两大影响,其一手机厂商发售新机越来越早。其二产能普遍不足,上市销售的第一波新机数量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