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
《艾尔登法环》:
硬核游戏里的三体
在老头环发售的头一个月里,我不断看到很多朋友高兴地说,自己的电子阳痿被治好了,自己能一打一晚上,玩了50小时竟然还意犹未尽。这让朋友们对接下来的各种3A大作十分有信心——原来只是游戏不够好,够好玩的游戏,根本管不住自己的手。
不过,这种游戏劲头也就坚挺了一个月,在通关老头环后,大家在空虚中重新陷入电子阳痿的泥潭。加上原定2022年发售的大作纷纷跳票到第二年,疲软的游戏*更加雪上加霜。
为什么老头环有着打破电子阳痿的独特功效?因为它确实是个特例,是独立于游戏工业惯例的非常规产品。这种只要隔得足够久,总会有这样的作品机缘巧合地出现,上一个这样的产品是《动物之森》,再往前就是《荒野之息》,这些游戏的魅力自成一派,且成功几乎无法被外界复制。
想成为这样的游戏,只有过硬的质量是不够的,还要具备穿透圈层的共性——上手门槛非常低,不熟悉这类游戏的玩家也能受其吸引。
“上手门槛低”这个说法可能很难理解,因为老头环看上去明明是个上手很难的魂系游戏。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老头环的上手门槛其实是现代开放世界游戏里最低的那类,因为它几乎没什么复杂的系统,战斗方式是极其简朴直白的。一位新玩家,在老头环里面临的最大挑战,几乎只来自于探索和生存,而这是最普世的元素。
很多人觉得老头环的战斗系统过于单调,拿今年我另一款很喜欢的游戏《仁王2》来对比的话,《仁王2》的战斗系统无疑非常有深度,研究起来乐此不疲。但如果老头环里加入了这么有深度的系统,那么它的受众可能要少一半,因为它变得不再直观,理解成本大增,加上晦涩的剧情引导,就会变成小众狂欢的作品,远远不能取得现在的成就。
从某种程度上说,老头环之于传统硬核游戏界,有点像《三体》之于中国科幻界。《三体》作为中国科幻小说十分独特的,在阅读门槛、可读性、想象力、科学元素和剧情节奏上,都做到了雅俗共赏,无数此前不看科幻的普罗大众也能轻易喜欢上这部小说。但这并不意味着喜欢三体的读者会喜欢看科幻,这是两码事。由《三体》入坑的读者,反而往往更不容易看下去其他经典科幻小说。
所以有些朋友通关老头环后发现电子阳痿又回来了,也不用沮丧,这是个顺其自然的结果。等到过两年,又一个既好优秀又出圈的游戏出现,症状就自然消失了,珍惜每一个这样独特的作品吧。
Okny
《游戏王Master Duel》
把时间拉回到从前
2022年,《游戏王Master Duel》陪伴我度过了345天,我的游戏时长也恰好停在了345小时,从打牌融入日常生活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自己的年度游戏评选肯定绕不开这款游戏。
要说游戏王其实也没什么好介绍的,它可能摆放在你小学教室的地板上,也可能出现在你放学回家的电视机里,它就是你记忆中那些花花绿绿的小纸片,十几年过去了,这群玩着游戏王长大的孩子们终于等来了一款不错的网络游戏。
《游戏王Master Duel》原汁原味地还原了现代游戏王的体验,从零开始收集琳琅满目的卡牌也有种莫名的快感。上万张卡片的超深卡池确实是道挺高的门槛,不过这游戏放在一众抽卡氪金游戏里也还算得上良心,日常任务三天一清,天梯奖励随手即领,至少如今我已经基本实现了“财富自由”,在游戏里随意畅玩各种不同的卡组。
作为一款电子游戏,Konami在运营上刻意与实体卡牌做出差异化,针对《游戏王Master Duel》实行了不少细节层面的调整。提前控制新卡的强度,及时调整固化的环境,不同规则的全新玩法,这些改动不一定会让游戏变得更好玩,但起码能在保留基础游戏体验的同时,让玩家感受到这款发展了二十多年的卡牌游戏独特的魅力。
以上是关于游戏本身的无趣评价,这些优点的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考虑到本作背后的开发团队是那个口碑不怎么样的Konami。但我想,能让我一整年全勤的理由,果然还是“游戏王”这三个字。
一年前的我处于半退坑状态,没了对游戏王的热爱,也少了些年少时的激情——直到《游戏王Master Duel》的出现。打开这款游戏之后,我回想起了很多事,与友人酣战的场景,在网络上大肆吹逼的尴尬岁月。我在游戏开服初期写下了一句感叹,如今再看仍然适用:Master Duel是个好游戏,让我回到了当年沉迷游戏王的那段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