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再找到不加滤镜时的曝光时间,就可以得到对应的加装ND32滤镜的曝光时间了。但这个方法说实话,有些麻烦,出门还得带张表格,虽说可以存手机里,但感觉拍得不是那么自在。下面教给大家计算方法。
2、通过计算得到曝光时间首先了解下ND镜减光档数和参数的关系:(用6档举例)
减光6档,那就2的6次方,得64,所以叫ND64
0.3乘6,0.3为1档,所以也叫ND1.8
了解了这个,再来看计算方法:
比如ND16 (1.2)减光四档,因为减光四档,所以,2的4次方等于16。如果不加四档ND的时候,曝光时间为1秒,那加了ND镜以后,曝光时间改为1乘16,等于16秒。
总结下计算方法:
用不加ND的曝光时间,乘上ND后面的数(ND16,就乘16),或者乘2的几次方(减光几档就是几次方)就是加ND镜以后的曝光时间。
可以跟第一种使用表格的方法对照一下,得到的曝光时间是一样的。这个计算也不难,相信各位摄友一定可以轻松算出来。但如果您又嫌表格麻烦,又不想费脑子计算。第三种方法更适合您。
3、使用ND镜计算APPAPP名称是:LE Calculator 操作非常简单,界面上方第一排选择用的什么ND镜,第二排选择不加滤镜的快门速度,最下面就告诉您加了滤镜后的快门速度了(8sec就是8秒)。
知道了ND镜的使用方法,下面就讲一讲使用ND镜的常见问题。
七大常见问题1:曝光时间越长,效果越好?1 秒、8 ~15 秒、30 秒、几分钟的曝光时间都各有特色,而没有明确的“优劣”之分,取决于你拍摄的对象和你想要的效果。一般来说,速度越慢的物体,想要拍出“流动”的感觉,需要的曝光时间就越长;同样的物体,曝光时间越长,流动感越明显。
但物极必反,如果曝光时间远远长于物体的运动趋势,画面反而不会呈现出流动感,因为运动物体已经完全虚化了。
比如下图中的流水,因为曝光时间太长,水面反而变为“雾气”效果,流动感相对较差。
而适当提高一些快门速度后,反而通过流水的线条,让流动感更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