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方法直接标出减低光线的档数,比如:
- 2档ND (2-STOP ND)滤镜能把入射光量减低2档(4倍,或2的2次方)。
- 10档ND滤镜能把入射光量减低10档(1000倍,或2的10次方 - 严格说是1024倍,但一般简化成1000倍)。
- 只要熟悉光圈的概念,这种标示法最简单直接。
直接标光线减弱的倍数
比如
- ND4或4X即可把入射光量减低4倍(2档)。也可理解为,进光量只有不用滤镜时候的1/4。
- ND8或8X即可把入射光量减低8倍(3档)。
- ND16或16X即可把入射光量减低16倍(4档)。
这种标法同样直观、友好。多数现代滤镜都是这么标的。
光学密度
0.3, 0.6, 0.9, 1.2是滤镜的光学密度(OD)。数字越高,密度越大,透光量就越小。
光学密度的定义是OD=Log(进光亮度/出光亮度)。这里的对数是以10为底。
比如,1挡滤镜,能把进光亮度减半。也就是,进光亮度/出光亮度 =2。
那么它的光学密度OD=Log 2=0.3
个人认为,这样的标法是给工程师看的。对摄影师来说它最不直观。好在常用滤镜就那么几档,很快就能记住。
下面是常见光学密度和档位的对照:
光学密度 档位
ND0.3 1档
ND0.6 2档
ND0.9 3档
ND1.2 4档
ND1.5 5档
ND1.8 6档
ND2.1 7档
ND3.0 10档
ND1 数字
第四种标法“ND1"数。比如ND101, ND102, ND103。
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奇怪,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忽略"ND1"这三个字符,剩下的就是滤镜档位。
比如:ND101 = 1档 ND102 = 2档 ND110 = 10档
是不是已经糊涂了?下面一张表格也许能帮你理清头绪
滤镜档位不同标法的对比
每减一挡光,画面亮度变为原来的1/2,减两挡光,画面亮度为原来的1/4,对应的快门时间可以降低2倍、4倍。
2、不加滤镜确定曝光参数接下来,需要确定不加滤镜时的曝光参数。这个非常简单,建议使用光圈优先曝光模式,通过调整光圈控制景深,然后拍摄,看画面亮度是否合适,不合适就适当调整曝光补偿。然后将这组曝光参数记下来,将曝光模式调整为M挡,输入相同的光圈、快门速度以及ISO。
这里有个小建议:既然需要通过ND镜来使用慢门,所以ISO通常来讲是不需要提高的,所以设置为100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