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av代表单位里程电耗,ℎ代表历史单位里程电耗,代表当前工况单位里程电耗,ℎ代表历史单位里程电耗的权重,代表当前工况单位里程电耗的权重,再参考一些文献后发现,大体上取值在[0.5,0.6]之间,ℎ代表取值在[0.38,0.45]之间。
首先将标准工况数据通过系统聚类算法聚成3类(由于汽车行驶工况数据特征,选用基于层次的分裂聚类算法),再将国内外常用的28种标准工况(可以使用MATLAB工具箱ADVISOR导出)作为原始分析数据,以平均速度、最大速度、0-30km/h车速占比、30-70km/h车速占比、平均加减速度、最大加减速度、停车总次数、行驶距离等明显参数特征作为描述工况信息。
聚类结果如下图,其中纵向为28种工况类别,水平为工况差异性大小。
根据交通状况及汽车行驶区域不同的特点可知标准循环工况类型无外乎以下三类,市区拥堵工况类型,城市城郊工况类型以及高速工况类型,每种工况的特点如下。
1.市区拥堵工况:这种工况主要由城市车辆在上下班高峰期行驶数据组成,由于城市中红绿灯以及车辆拥堵的缘故,汽车呈现走走停停、速度很小、加速度减速度较小的特点。
2.城市城郊工况:这种工况主要由汽车在城镇城郊或者市区内车辆很少的时候的行驶数据组成,此时红绿灯和汽车数量较少,车间距较大,汽车停车次数较少,速度、加速度等对比市区拥堵工况都有较大提升。
3.高速公路工况:这种工况主要是由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驶数据组成,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速度基本会超过 100km/h,速度较高,加减速频率较低,几乎不会停车。
3类典型工况输入到整车模型中计算每类工况的单位里程平均电耗,kWh,
具体结果见表。
然后获取汽车行驶中最近的120s片段对其进行工况识别确定其工况类型,计算行驶过程中所消耗的总电耗,再通过速度积分求出汽车已经行驶的路程,进而通过相除求出历史单位里程电耗,并结合当前工况单位里程电耗和相应的权重求出能动态反映工况变化单位里程电耗,最后通过动力电池剩余能量和单位里程电耗相除得到剩余续驶里程。
注:文章中引用数据和图片来源网络
您的点赞留言,是我们的最大动力!
赞助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