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件事情上,大家对 vivo 的通常印象应该是“信手拈来”——毕竟 vivo 应该算是市面上唯一一家拥有 Hi-Fi 基因的品牌,从 X1、Xplay 开始的无数经典产品都有着不仅让普通消费者更让 Hi-Fi 玩家有口皆碑的音频素质和能力。但有线音频和无线音频的实现路径毕竟不同,而且它们之间的差异颇大,一些在传统有线音频上的固有经验,未必能完整照搬到无线音频上来——例如如果我们回溯 vivo 早前的两款真无线产品,就会发现其实那两款产品的调音或多或少的和早前 vivo 备受好评的风格并不一致: TWS 1 的低频量级过于充沛,导致一些用户对其有“声音有点糊”的评价。而实际上如果你自己手动调节一下均衡器、人工减小低频加大中高频的话你其实会发现这款产品的素质其实是很好的,只是默认调音影响了大家对它音质听感的评价。到了 TWS Neo,vivo 开始在产品中加入自选调音风格,尽管这一代产品还有拥有下盘比较充沛的低音调音走向,但“清亮高音”和“清澈人声”选项则开始有 vivo 经典的手机调音风格的走向了——不再追求动次打次的低频量级,强调解析力和总高频的表现力,拥有更加开阔的声场和人声表现。这种更“Hi-Fi”而不那么“消费”的调音风格,其实在当时的真无线产品上并不多见。在市面上一众迎合普通消费者对低频喜好的产品招摇过市的市场环境里,TWS Neo 成为了当时499价位段调音最均衡、细节最出色的真无线产品。
从那时候开始,vivo 的真无线产品就终于有点自家传统调音的味道了。
这一代的 TWS 2,连默认调音都回归了 vivo 手机标准风格的清晰、饱满和高解析风格,“清亮高音”和“清澈人声”依旧提供了市面上难得的听感上不会有“中频塌陷”和“两头翘”风格的调音风格。而这样的调音风格,将以往一些难得在真无线耳机上听到的人声的质感和高频的细节完整的展现了出来——当然,它的功劳还有一部分是这一次全新加入的 DEEP-HD 超清音频引擎:这套包括了能提供较传统蓝牙两倍以上带宽的 QHS(Qualcomm High Speed) 技术和 AptX Adaptive 自适应编解码方案的蓝牙高清音频传输方案,为 TWS 2 的聆听提供更多的信息量打下了技术基础。以往有一些真无线耳机受限于无线传输的码率不够高而刻意降高频调的比较“灰暗”以免在听感上放大因为传输压缩带来的中高频粗糙感在这款产品上荡然无存——这也是前面提到过的无线音频和有线音频最大的不同:有线音频你做好声学设计本体就可以,不用太多考虑传输的问题,但无线音频,传输和信号能力,是永远都绕不开的大问题。
vivo TWS 2 在5月20日价格公布的当天就引发了相当热烈的舆论回响,甚至这款产品有难得的“出圈”表现:一些平日对数码产品并不主动关注的普通用户都前来询问这款产品到底怎么样。不只是 vivo 手机的用户一改“没有自家品牌搭配的主动降噪真无线”的遗憾“喜大普奔”,更有不少其它品牌的手机用户强烈的表达了想买一款 TWS 2 的意愿——毕竟,从规格到实际体验,它在实际的首发购买价格甚至不到 449 元的价位档上堪称 BUG 级的存在。而也在这一天,我探访了诞生这款产品的地方“vivo金耳朵声学实验室”。与其说这个实验室是专门服务于 vivo 真无线耳机产品研发设计的场所,不如说这其实是 vivo 长久以来在音频领域积淀的结果:这个包括了传统音频测试的必备场所消音室、电声室等专业实验室的综合实验体验,不仅在这里承接音频相关产品的各项设计、研发、测试工作,还会模拟各种外部环境进行一系列的严苛测试。例如我们就在这里看到了一项低压测试:在一个气压调节设备内,模拟低气压环境进行测试,保证耳机或手机的扬声器在高原环境或高空环境(例如飞机起落的过程中)也能保有播放的正常音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