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开玩笑说音质这东西或多或少有一些“玄学”的部分,但 vivo 金耳朵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似乎不太完全同意这种观点:他们认为硬件参数和性能曲线,同样是声音表现可以量化的数据基础。因此,在 vivo 金耳朵实验室,工作人员会通过调试之后得到的降噪深度、频响与失真曲线,以数字或图表的形式等相对直观的反馈产品“好”与“坏”的数据指标。但作为深耕音频领域多年的 vivo 同样不反对主观听感在产品表现上的重要之处。在 vivo 金耳朵实验室里有一处我最感兴趣的部分,是他们搭建了一整套房间成本上百万、器材价值数十万元的、由麦景图功放 FOCAL 音箱组成的“聆听室”,用 vivo 智能终端总经理王友飞的话说,就是“得先知道什么是好声音,才有可能做出好声音”——有意思的是,王友飞自己也是个不折不扣的 Hi-Fi 玩家:在随后的专访环节中,王友飞对自己曾用过的各家 Hi-Fi 产品是如数家珍,而他自己还有不少 Hi-Fi DIY 的经历,这样的玩家经历深刻的影响了 vivo 在音频产品里的取向和风格。例如vivo虽然希望在音频产品上可以迎合更多普通消费者的喜好,但其实他们定义下的风格取向是偏向饱满、清晰、清澈、富有情感、有温度的声音风格——这个一些消费品牌更强调刺激和低频的听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