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兵马俑战车图片,陕西历史博物馆里的兵马俑战车

首页 > 机动车 > 作者:YD1662024-01-05 19:58:27

西安兵马俑战车图片,陕西历史博物馆里的兵马俑战车(1)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披澜读史

字数:3839,阅读时间:约7分钟

编者按:战车兵是中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作战时的主力兵种,由于车兵在当时所具备的压倒性优势实在太过显眼,人们在评价一国军事实力时往往会以战车的数量为标准,如千乘之国、万乘之国。进入战国时代后,战车的作用与地位开始下降。但令人奇怪的是,在秦始皇兵马俑中,仍然有大量战车的存在,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秦国的军事体系很落后吗?

春秋时代,战车是中国军队的主力兵种。史官们也偏好于用战车数量的损失来描绘一场战役的战果,比如艾陵之战,齐失“革车八百乘,甲首三千”,革车自不必说,是齐国战车中的一种,而“甲首”中的“甲”字就有意思了,是专指战车配备的车兵,即车上的左右卫士加驾车的御者三人,至于专门跟随战车作战的徒兵,还有那些被安排在军阵当中的普通步兵,根本不在统计范围内。

西安兵马俑战车图片,陕西历史博物馆里的兵马俑战车(2)

这倒有点像希腊、古罗马时期计算战损时忽略轻步兵的情况。由此可见,在当时战车的重要性。有意思的是,从春秋进入战国后,各种史料记载中战争双方的战车战损越发高了起来,这倒不是因为史官们集体抛弃节操开始商业互吹,一来,不同于春秋时各诸侯国之间以争霸为目的,战国时期*人盈城、*人盈野的兼并战争模式让冲突双方的冲突烈度空前加剧,战争动员力也因此极大提高, 齐桓公时齐国以兵车八百、精兵三万就能让各国跪下唱征服,但到了春秋末年,随便一个幸存下来的小国都动辄能够动员以千乘为单位的车兵部队,战斗力崩坏的有多严重可想而知。

西安兵马俑战车图片,陕西历史博物馆里的兵马俑战车(3)

另一方面,一代补丁一代神,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昔日只能在战车后边吃灰的步兵,开始被更加可靠、廉价的铁制兵器和强弩武装起来,面对这些装备升级的老对手,原先可以在战场上嚣张驰骋的车兵已经不复往日的强悍,稍有不慎,这些贵族老爷就有翻车的危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公元前405年三晋攻齐的廪丘之战,仅这一战,晋就“得车二千,得尸三万”,同时,骑兵的出现也导致战车的机动力显得严重不足,如公元前541年晋国防卫狄人的太原之战,笨重的战车根本起不到保护的作用,最后晋将荀吴脑洞大开,“毁车以为行”,这才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西安兵马俑战车图片,陕西历史博物馆里的兵马俑战车(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