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从沿海到内陆递减
大气环流是影响一个地区降水的重要因素,主要的表现为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从气压带的角度来看,一般来说低压(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盛行上升气流,容易成云致雨,降水丰富;而高压(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盛行下沉气流,不易成云致雨,降水较少。其中,在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分别形成了年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气候类型,那就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气压带对于降水的影响
我们发现,世界上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就是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也就是位于南美洲西部智利大阿塔卡马沙漠,这里的年降水量仅为0.1毫米,曾经连续91年都没有降水,被称为世界“干极”。当然,除了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之外,还有其他的因素促使这里降水稀少,比如风的影响,不管是风带还是季风,对于降水的影响主要就看其风向是否从海洋吹向陆地,如果是的,那么必定会带来降水。
阿塔卡马沙漠
但是,阿塔卡马沙漠地区,除了受副高影响之外,还受到东南信风的影响,而东南信风对于当地来说是从陆地吹向海洋的离岸风,更加得不到水汽。如果,某地有强劲的风向从海洋吹向陆地,再加上受到地形的强烈抬升,那就会产生丰富的地形雨,比如世界上年降水量最多的世界雨极印度的“乞拉朋齐”,就是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年降水量达到了惊人的20447毫米(1961年)。
风带和季风环流对于降水的影响
反之,如果处在盛行风的背风坡,那么降水就会大幅减少,比如位于南美洲南端的安第斯山脉东部地区,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分布温带沙漠。再比如,马达加斯加岛的西侧,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偏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地形,还可以通过海拔来影响降水,比如亚洲的青藏高原地区,由于海拔太高,导致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