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6月份太阳辐射量主导因素,纬度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图示

首页 > 机动车 > 作者:YD1662024-01-09 00:01:32

温室效应示意图

三、“三伏”期间我国主要的气候特征

三伏天的气候特征在我国南、北方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相较于入伏前,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是高温的主场将从北方转移至南方。

对于南方而言,我国三伏天的开始往往对应着江淮梅雨的结束,副热带高压向北扩展,并逐渐控制江淮、江南地区,强度也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副热带高压是夏季影响我国最重要的天气系统之一,它是一种大尺度的反气旋式环流系统,环流系统内部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云的形成。因此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天气常常表现为晴朗少云,风速小且高温湿热的状态。

而对于北方地区,由于副热带高压的北抬,水汽会被输送到更北的位置,主降雨带也会随之推进到华北和东北地区,也即进入“七下八上” 的北方汛期。“七下八上”通常指我国华北和东北地区7月下旬到8月上旬降水最为集中,且雨热同期的阶段。南下的冷空气与副热带高压西北侧的暖湿气流相遇,在太行山脉等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下,更容易出现集中且强度更大的暴雨天气过程,其致灾性也相对更强。

北半球6月份太阳辐射量主导因素,纬度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图示(5)

副热带高压及我国东部主降雨带变化示意图

四、为何入伏前,北方就已经非常热?

今年入伏之前,华北等地已经经历一轮长达半个多月高强度且大范围的极端酷热天气,例如北京市最高气温在此轮高温天气过程中长期维持在37℃以上,就连以“避暑山庄”著称的河北承德也一度冲破40℃。然而,这类高温热浪天气其实也和入伏前的气候背景有关。

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中旬是江淮梅雨季,而北方则干燥少雨。此轮极端高温天气过程正是由于华北长期受西风带剧烈波动形成的高压脊控制,内部盛行下沉气流,起到绝热增温的作用,并在大气层低层形成大陆暖高压。在它的影响之下,华北地区普遍晴朗少云,光照强烈,非常有利于地面增温。除此之外,我国华北地区还处于太行山脉背风坡,西风翻越山脉会在背风坡也起到下沉绝热增温作用,二者叠加,加剧了这种干燥炎热程度,然而空气相对湿度一般会在40%以下。

北半球6月份太阳辐射量主导因素,纬度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图示(6)

北京市7月12日前一周气温实况和后一周气温预报

入伏以后北方的降水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此前的干热天气,但是在水汽的加持下,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会显著增加。中央气象台高级工程师黄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预计17日以后,华北等地部分时段空气湿度可能达到60%以上,意味着从“干热”转为“湿热”,人体可能会变得更加闷热不适。以36℃为例,在同等条件下,当相对湿度为40%时,体感温度为38℃;而当相对湿度达到60%,体感温度将上升至47℃。

北半球6月份太阳辐射量主导因素,纬度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图示(7)

NOAA炎热指数对照表(括号内为摄氏度)

五、伏天应当注意些什么?

伏天期间,在高温闷热的环境下,人们更加容易出现疲劳并诱发中暑和其他健康问题。比如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时,汗液不容易蒸发,身体中的热量难以释放,人体就会感觉到更加闷热。所以在同样的气温条件下,湿热比干热的天气更加容易中暑。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少量多次喝水补充水分,来促进身体排汗和散热。另外更应该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和进行高强度运动,以防止体温过高、加速脱水和电解质流失,因此“夏练三伏”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在闷热的环境下,大的相对湿度会降低空气含氧量,心脏通过加快心率、冠状动脉收缩等方式保证充足的氧气和能量,致使供应心脏的血流减少,导致人体缺氧。高温热浪也是中老年人常见疾病重要诱因,比如,它可以通过影响睡眠质量,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同时,更应避免从高温的室外突然走进较冷的空调房,这种“冷热交替”可能会使得血管收缩,血压骤增,并诱发心梗等疾病。

北半球6月份太阳辐射量主导因素,纬度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图示(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