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t控制器接线图详解,apt80660控制器接线图详解

首页 > 机动车 > 作者:YD1662024-02-01 09:51:41

DC、AC、RCA、DB线材

1:什么是DC线材?DC线材就是指直流电电子连接线材。

DC中文名是:直流电连接器

英文是Direct Current 直流电(流);

Connector 连接器;连接体

目前市面上所说的DC产品,主要是指起充电和音频传输作用的DC系列

DC系列规格很多:主要有镀金镀镍/普通英叉/普通带槽/平口喇叭/长体短体/内外径大小/尾部外型/颜色材质等等之分!

2:什么是AC线材?AC线材就是指交流电电子连接线材。

AC中文名是:交流电连接器

英文是alternating current 交流电(流);

Connector 连接器;连接体

目前市面上所说的AC产品,主要是指起交流电传输用的各种电源插头

AC系列规格很多:主要有镀金镀镍/各国标准/长体短体/材质等等之分!

3:AC/DC变换是什么意思?

AC/DC变换是将交流变换为直流。

4:什么是RCA线材?RCA线材就是指音视频电子连接线材。

RCA是莲花插座的英文简称,它并不是专门为哪一种接口设计,既可以用在音频,又可以用在普通的视频信号,也是DVD分量(YCrCb)的插座,只不过数量是三个。

RCA端子采用同轴传输信号的方式,中轴用来传输信号,外沿一圈的接触层用来接地,可以用来传输数字音频信号和模拟视频信号。RCA音频端子一般成对地用不同颜色标注:右声道用红色(或者用字母"R"表示"右");左声道用黑色或白色。有的时候,中置和环绕声道连接线会用其他的颜色标注来方便接线时区分,但整个系统中所有的RCA接头在电气性能上都是一样的。一般来讲,RCA立体声音频线都是左右声道为一组,每声道外观上是一根线。

5:DB接口线材,是指D型接口数据线材。

D型数据接口连接器,用于连接电子设备(比如:计算机与外设)的接口标准。因形状类似于英文字母D,故得名D型接口。按照接口数量细分为A型(15针),B型(25针),C型(37针),D型(50针),E型(9针)。因此常见的计算机并口即为DB25针的连接器。而串口则应为DE9针连接器。由于早期的计算机的串口与并口都是使用DB25针连接器,而人们则习惯把字幕B与D合在一起记了下来,当作D型接口的共同名字,以至于后来计算机串口改用9针接口以后,人们更多的使用DB9而不是DE9来称呼9针的接口。这一习惯进一步推广的结果就是如今人们使用DBxx来代表D型接口,数字xx则为接口的针数。

VGA线材

VGA(Video Graphics Array)视频图片展示是IBM于1987年提出的一个使用模拟信号的电脑显示标准,这个标准已对于现今的个人电脑市场已经十分过时。即使如此,VGA仍然是最多制造商所共同支援的一个低标准,个人电脑在加载自己的独特驱动程式之前,都必须支援VGA的标准。例如,微软Windows系列产品的开机画面仍然使用VGA显示模式,这也说明其分辨率和载色数的不足。

VGA这个术语常常不论其图形装置,而直接用于指称640×480的分辨率。VGA装置可以同时储存4个完整的EGA色版,并且它们之间可以快速转换,在画面上看起来就像是即时的变色。[1]

除了扩充为256色的EGA式色版,这256种色彩其实可以透过 VGA DAC(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任意的指定为任何一种颜色。这就程度上改变了原本EGA的色版规则,因为原本在EGA上,这只是一个让程式可以在每个频道(即红绿蓝)在2 bit以下选择最多种颜色的方式。但在VGA下它只是简单的64种颜色一组的表格,每一种都可以单独改变——例如EGA颜色的首两个bit代表红色的数量,在VGA中就不一定如此了。

VGA在指定色版颜色时,一个颜色频道有6个bit,红、绿、蓝各有64种不同的变化,因此总共有 262,144 种颜色。在这其中的任何 256 种颜色可以被选为色版颜色(而这 256 种的任何 16 种可以用来显示 CGA 模式的色彩)。

这个方法最终仍然使了VGA模式在显示EGA和CGA模式时,能够使用前所未有的色彩,因为VGA是使用模拟的方式来绘出EGA和CGA画面。提供一个色版转换的例子:要把文字模式的字符颜色设定为暗红色,暗红色就必须是 CGA 16 色集合中的一种颜色(譬如说,取代 CGA 默认的 7 号灰色),这个 7 号位置将被指定为 EGA 色版中的 42 号,然后 VGA DAC 将 EGA #42 指定为暗红色。则画面上的原本的 CGA 七号灰色,都会变成暗红色。这个技巧在 256 色的 VGA DOS 游戏中,常常被用来表示加载游戏的淡入淡出画面。

总结来说,CGA 和 EGA 同时只能显示 16 种色彩,而 VGA 因为使用了 Mode 13h 而可以一次显示 256 色版中的所有色彩,而这 256 种颜色又是从 262,144 种颜色中挑出的。

DVI线材简介

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接口线材,即数字视频接口线材。DVI是1999年由Silicon Image、Intel(英特尔)、Compaq(康柏)、IBM、HP(惠普)、NEC、Fujitsu(富士通)等公司共同组成DDWG(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数字显示工作组)推出的接口标准。

DVI接口是以Silicon Image公司的PanalLink接口技术为基础,基于TMDS(Transition 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ing,最小化传输差分信号)电子协议作为基本电气连接。TMDS是一种微分信号机制,可以将象素数据编码,并通过串行连接传递。显卡产生的数字信号由发送器按照TMDS协议编码后通过TMDS通道发送给接收器,经过解码送给数字显示设备。

一个DVI显示系统包括一个传送器和一个接收器。传送器是信号的来源,可以内建在显卡芯片中,也可以以附加芯片的形式出现在显卡PCB上;而接收器则是显示器上的一块电路,它可以接受数字信号,将其解码并传递到数字显示电路中,通过这两者,显卡发出的信号成为显示器上的图象。

目前的DVI接口分为两种:

一个是DVI-D接口,只能接收数字信号,接口上只有3排8列共24个针脚,其中右上角的一个针脚为空。不兼容模拟信号。

另外一种则是DVI-I接口,可同时兼容模拟和数字信号。兼容模拟信号并不意味着模拟信号的接口D-Sub接口可以连接在DVI-I接口上,而是必须通过一个转换接头才能使用,一般采用这种接口的显卡都会带有相关的转换接头。

DVI信号,HDCP信号和HDMI 信号针对VGA信号而言,如果排除各种协议的话,信号通道本质是一致的,都是DVI信号。因此先介绍DVI信号的特点。

在模拟显示方式中,将待显示的数字R.G..B信号(8bit并行信号)在显卡中经过D/A转换成模拟信号,传输后进入显示器,经处理后驱动R.G..B电子枪,显示到荧光屏上,整个过程是模拟的。而数字显示方式不同,模拟的R.G.B信号到达显示设备后(LCD 或DLP,PDP等)经过A/D处理,转换为数字信号,随后由数字信号在TFT LCD source driver中通过DAC转换变成模拟信号控制液晶板透射或反射光线或DMD晶片反射光线或由等离子体发光,达到显示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明显地存在一个由数字→模拟→数字→模拟的转换过程,信号损失较大(一次A/D,D/A过程将在频谱上损失6dB,带宽最大保留为像素时钟的1/2),并且会存在诸如拖尾,模糊,重影等传输问题。 当前带有数字接口的计算机显卡已经相当普遍,甚至笔记本电脑也配备了DVI接口,显示设备中也是越来越多的设备带有数字信号接口,因此数字→数字方式的应用环境已经成熟。

DVI原理上是将待显示的R.G.B数字信号与H.V信号进行组合编码,每个像素点按10bit的数字信号按最小非归零编码方式进行并→串转换,把编码后的R.G..B数字串行码流与像素时钟等4个信号按照平衡方式进行传输,其每路码流速率为原像素点时钟的10倍,以1024×768×70的分辨率为例,码流时钟为70MHz×10,折合为0.7GHZ。一般DVI1.0的码流在0.24GHZ到1.65GHZ之间。

DVI有DVI1.0和DVI2.0两种标准,其中DVI1.0仅用了其中的一组信号传输信道,传输图像的最高像素时钟为165M(1600RGB*1200@60Hz,UXGA),信道中的最高信号传输码流为1.65GHz。DVI2.0则用了全部的两组信号传输信道,传输图像的最高像素时钟为330M,每组信道中的最高信号传输码流也为1.65GHz。在显示设备中,目前还没有DVI2.0的应用,因此本文所讨论的DVI都是指DVI1.0标准。

DVI接口的现状 目前市场上的DVI线有18 1和24 1以及18 5和24 5这4种规格。18针属于单通道DVI,传输速率只有24针的一半,为165MHz。在画面显示上,单通道的DVI支持的分辨率和双通道的完全一样,但刷新率却只有双通道的一半左右,会造成显示质量的下降。一般来讲,单通道的DVI接口,最大的刷新率只能支持到1920*1080*60hz或1600*1200*60hz,即现有23寸宽屏显示器和20寸普通比例显示器的正常显示,再高的话就会造成显示效果的下降。而使用大屏液晶显示器的话,24针的双通道DVI是必须具备的条件。

至于18 5和24 5这种规格都属于DVI-I,多出来得4根线用于兼容传统VGA模拟信号。这种接口在显示卡上用的多,显示器基本不用,除非是970P这样的单接口显示器才会考虑采用。

apt控制器接线图详解,apt80660控制器接线图详解(5)

如果显示器低于23寸宽屏或20寸普屏的话,使用18针DVI完全没有问题,用24针的当然可以,但有些浪费了。另外,如果想用大屏幕显示器的话,一款具备双通道输出的显示卡也非常重要。因此现在多数显示卡的DVI接口都是单通道的,性能达不到要求。实际上现在显示卡在很多情况下,DVI不能达到应有的性能指标。

拓展知识

一、DisplayPort的发展

DisplayPort作为新一代高速串行接口,它需要功能强大的测试仪器及详细测试程序。此外,内容众多的测试验证也将耗费工程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些都对能简化测试过程、提高测试效率、提供可靠测试结果的自动化测试方案提出了迫切需求。泰克最近在深圳举行了春季创新论坛,展示了各种高速串行数据以及标准的测试测量解决方案。本文将讨论如何利用泰克公司提供的完整的自动化测试方案简化DisplayPort一致性测试。

DisplayPort是一种数字高清视频传输标准,最初是为了取代PC显示器的DVI、VGA接口和其它数字视频设备的LVDS接口而开发的。相对于目前最流行的HDMI接口来说,DisplayPort能实现更大的传输带宽、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和外围设备兼容性,且低成本、功耗低。DisplayPort可以直接驱动液晶面板,可节省大量的电路费用和空间,标准完全开放,不需要支付版权费用。

DisplayPort 1.1标准的4条主通道的传输速度最高为10.8Gbps,满足了传输高清信号的要求。当前的DisplayPort 1.1设备的速率有两种分别为1.62Gbps和2.7Gbps,未来设备的速率可达5.4Gbps。最近推出的新标准DisplayPort 1.2,其传输速率在单通道可达5.4Gbps,四通道可达21.6Gbps。

DisplayPort标准的发展和速率的提升,为DisplayPort测试带来了新挑战。VESA组织已创建了全面的一致性测试规范,即DisplayPort CTS,要求对DisplayPort产品的物理层和链路层进行一致性测试。物理层测试包括接收端测试、源端测试和电缆测试。链路层测试要对序列、链路的初始化和维护进行验证,也被认为是一个扩展过程。DisplayPort作为新一代高速串行接口,它需要功能强大的测试仪器及详细测试程序。此外,内容众多的测试验证也将耗费工程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些都对能简化测试过程、提高测试效率、提供可靠测试结果的自动化测试方案提出了迫切需求。

本文主要围绕DisplayPort 1.1介绍DisplayPort测试的主要挑战和主要测试内容,并讨论如何利用泰克公司提供的完整的自动化测试方案简化DisplayPort一致性测试。泰克DisplayPort 1.1标准测试解决方案已获得VESA的认证,包括源端、接收端和电缆测试方案。

源端测试

DisplayPort 1.1源端必须进行的测试项目有12项,包括眼图测试、非预加重电平检验、预加重电平检验、信号对之间偏移、信号对内部偏移、AC共模噪声、非ISI抖动测量、总抖动测量、频率长期稳定性、扩频调制频率、扩频偏差、辅助通道DC测试。

DisplayPort测试非常复杂,不仅因为它的测试项目多,还在于它需要在不同的码型,不同信号电平幅度(如400mV、600mV和800mV)和不同预加重比例的情况下进行测试的,因此测试时间非常长。

泰克提供高效的源端测试方案,高速示波器DPO/DSA70000支持4个通道同时测试,能将测试时间至少缩减3/4。P7380SMA 高带宽SMA 8GHz差分探头保证关键信号上的低回波损耗,实现良好的信号保真度。

图1给出了源端测试拓扑图。信号从源端发出后,通过一个夹具把信号送到信号分析仪中进行分析,进行包括眼图、抖动、预加重比例、偏移等测试。

apt控制器接线图详解,apt80660控制器接线图详解(6)

图1:DisplayPort源端测试拓扑图。

DisplayPort测试要用不同码型,而手动修改码型很费时间。泰克提供可自动修改码型的辅助通道控制器,通过软件控制待测测设备(DUT),根据测试要求自动修改码型,同时自动进行测试。这种自动控制DUT的码型修改的方法,也缩短了测试时间、降低了人力成本。

自动化一致性软件DPO-DSPT能自动设置示波器和按照 CTS设置测量项目,可大大缩短测试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户干预。通过菜单界面,用户可以选择要运行的测试,然后系统会引导用户把(DUT)正确连接到泰克示波器上。对每种特定的源端信号条件(如启用或禁用预加重),DPO-DSPT会对选定测试自动执行全套测量,工程师只需按一个按钮,就可以完成整个测试过程。DPO-DSPT还会生成完整的测试报告,记录所有在特定容限下的测量结果、测试通过/失败结果、测量余量及相应的屏幕截图。

接收端测试

DisplayPort接收端需要进行抖动容限测试,这需要进行复制时钟和抖动的注入,然后测试抖动注入后,测量系统端是否有误码。低速率DisplayPort(1.62GPS)和高速率DisplayPort(2.7GPS)对抖动频率和抖动幅度的要求不一样。在VESA发布的测试规范对这些参数做了明确规定。

图2是泰克的接收端测试方案。测试设备包括AWG7122B任意波形发生器、DSA70804B 8GHz实时示波器。DisplayPort测试要求示波器具有8GHz 或以上带宽,能捕获1.35GHz 基础频率的第五个谐波,以满足一致性测试规范。

apt控制器接线图详解,apt80660控制器接线图详解(7)

图2:泰克的接收端测试方案采用AWG7122B任意波形发生器、DSA70804B 8GHz实时示波器。

在测试的时候,首先由AWG7122B在被测通道发出带有复制时钟和抖动的信号给DUT(比如一台显示器),同时在另外两个通道注入干扰信号给DUT,然后测量DUT是否会由于被干扰而产生误码。接收端(DUT)接收信号,同时计算是否有误码。这个过程是通过辅助通道控制器,通过软件对DUT的寄存器进行读取,看是寄存器是否有误码,从而判定接收端是否有误码。整个过程完全自动化,不需要人去控制或者读取DUT寄存器。

工程师可以通过通过信号源软件自动设置码型、速率,根据规范加入不同抖动频率、幅度和成分的抖动信号。为了保证抖动信号的频率、幅度和成分,还必须利用示波器进行校准。如果软件设置的波形可满足测试要求,则通过波形合成,将信号送到示波器的输出端。

二、SATA线材

SATA数据线即串行高级技术附件数据线

SATA的全称是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串行高级技术附件,一种基于行业标准的串行硬件驱动器接口),是由Intel、IBM、Dell、APT、Maxtor和Seagate公司共同提出的硬盘接口规范。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迈拓这几大厂商组成的Serial ATA委员会正式确立了Serial ATA 1.0规范,在当年的IDF Fall 大会上,Seagate宣布了Serial ATA 1.0标准,正式宣告了SATA规范的确立。2002年,虽然串行ATA的相关设备还未正式上市,但Serial ATA委员会已抢先确立了Serial ATA 2.0规范。SATA规范将硬盘的外部传输速率理论值提高到了150MB/s,比PATA标准ATA/100高出50%,比ATA/133也要高出约13%,而随着未来后续版本的发展,SATA接口的速率还可扩展到2X和4X(300MB/s和600MB/s)。从其发展计划来看,未来的SATA也将通过提升时钟频率来提高接口传输速率,让硬盘也能够超频。

SATA接口需要硬件芯片的支持,例如Intel ICH5(R)、VIA VT8237、nVIDIA的MCP RAID和SiS964,如果主板南桥芯片不能直接支持的话,就需要选择第三方的芯片,例如Silicon Image 3112***等,不过这样也就会产生一些硬件性能的差异,并且驱动程序也比较繁杂。

SATA的优势:支持热插拔 ,传输速度快,执行效率高 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是未来PC机硬盘的趋势。Serial ATA采用串行连接方式,串行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串行接口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

串口硬盘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由于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知名。相对于并行ATA来说,就具有很多的优势。首先,Serial ATA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数据,一次只会传送1位数据。这样能减少SATA接口的针脚数目,使连接电缆数目变少,效率也会更高。实际上,Serial ATA 仅用四支针脚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分别用于连接电缆、连接地线、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同时这样的架构还能降低系统能耗和减小系统复杂性。 其次,Serial ATA的起点更高、发展潜力更大,Serial ATA 1.0定义的数据传输率可达150MB/s,这比最快的并行ATA(即ATA/133)所能达到133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还高,而在Serial ATA 2.0的数据传输率达到300MB/s,最终SATA将实现600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

三、IEEE1394

IEEE1394接口(Institute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是由APPLE和TI公司开始的高速串行接口标准,Apple称之为FireWire(火线),Sony称之为i.Link,TexasInstruments称之为Lynx,中文译名为火线接口(firewire)。尽管各自厂商注册的商标名称不同,但实质都是一项技术,那就是IEEE1394。同USB一样,IEEE1394也支持外设热插拔,可为外设提供电源,省去了外设自带的电源,能连接多个不同设备,支持同步和异步数据传输。两点间传输距离为100米。

IEEE1394分为两种传输方式:Backplane模式和Cable模式。Backplane模式最小的速率也比USB1.1最高速率高,分别为12.5 Mbps/s 、25 Mbps/s 、50 Mbps/s,可以用于多数的高带宽应用。Cable模式是速度非常快的模式,分为100 Mbps/s 、200 Mbps/s .400 Mbps/s和800Mbps几种,在200Mbps/s下即可传输不经压缩的高质量数据电影。

1394b 是 1394技术的升级版本,是仅有的专门针对多媒体--视频、音频、控制及计算机而设计的家庭网络标准。它通过低成本、安全的 CAT5 (五类)实现了高性能家庭网络。1394a自1995年就开始提供产品,1394b 是1394a 技术的向下兼容性扩展。1394b能提供800 Mbps/s或更高的传输速度。近年来随着成本的下降,1394卡正迅速普及。也逐渐出现了其他一些相关设备,如数码相机,硬盘,网络摄像机等。虽然市面上还没有1394b接口的光储产品出现,但相信在不久之后也必然会出现在用户眼前。

1394接口具有把一个输入信息源传来的数据向多个输出机器广播 的功能,特别适用于家庭视听AV(AUDIO-VISUAL)的连接。由于该接口具有等时间的传送功能,确保视听AV设备重播声音和图像数据质量,具有好的重播效果,严格的讲,IEEE1394卡像USB一样只是通用接口,而不是视频捕捉卡。比如说,我们可以连接一个高速外接硬盘到IEEE1394卡上。不过因为IEEE1394卡的绝大多数用途是与DV数码摄像机相连采集数字视频信号,所以,我们通常把它看作捕捉卡了。 目前市场上的1394卡可以简单的分成两类:带有硬件DV实时编码功能的DV卡和用软件实现压缩编码的1394卡。带有硬件编码功能的DV卡一般价格在数千元,带有硬件编码的DV卡可以大大提高DV编辑的速度,可以实时地处理一些特技转换,而且许多此类卡带有处理MPEG-II视频流的功能。

相比于USB接口,早期在USB1.1时代,1394a接口在速度上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在USB2.0推出后,1394a接口在速度上的优势不再那么明显。同时现在绝对多数主流的计算机并没有配置1394接口,要使用必须要购买相关的接口卡,增加额外的开支。

,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