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和“动态”上线时,几乎受到了用户清一色的差评和反对声音。时至今日,再回头看下这两个产品的现况:
- 左图:b站和知乎创作者——粉丝量均在17w左右,同为平台认证的游戏区优质创作者,在差别不大的时间段内发布相似内容(节日祝福 配图)。数据互动表现如下:
- 右图:b站和知乎官方账号发布的抽奖内容。
单拎这个数据出来对比当然是不科学的,比如:
(1)知乎在web端并没有“想法”入口,客户端也是单独一个tab的形式;而b站的客户和网页端都有,且把动态杂糅进了关注作者的视频feed流;
(2)b站的dau本来就是知乎的两倍多;
- 绝对渗透值更高是一个方面;
- 垂类头部创作者的粉丝数量不是一个量级(b站头部用户“渗透”“番茄”粉丝量级300w ,知乎20w封顶)。所以相对于算了绝对粉丝量,拿b站的腰部作者去对比了知乎的头部作者。
但即便如此,知乎的想法参与度低很多(这一点在中腰部创作者里更显著)。
从创作者方面看,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大部分b站up主会在视频中/个人主页附上微博,而知乎创作者比较少。
b站和微博是一个互补的关系:b站的创作们一开始用视频输出内容。因为视频的发布门槛高、制作周期长,积累了一定创作价值之后,单纯视频一个纬度已经无法满足创作者和普通用户的双端需求。这时候,作为「当前中文互联网上,唯一一个能发表碎片信息且有一定公开影响力的地方」,微博的补充就非常顺其自然了。而b站也不会坐以待毙给微博做导流,就做了个「b博」作为多元化的创作工具尝试,来形成消费闭环,留住用户。
而在知乎,“想法“的产品经理孙妍曾用一句话解释过——“关系形态决定了核心创作属性”。他们相信知乎基于共同兴趣,建立起社区文化,在这两点基础建立起了“人”的连接。那么也可以基于人,再去做内容分发和创作。他们相信这样的碎片化创作场景也是存在价值的。
但是知乎和微博并不互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互斥的关系——同是以文字和图片为载体,因为我在微博看不到严谨的讨论、认真的态度、优质的输出,我不想听到太大的噪声、看到太多的垃圾信息,我才来知乎进行创作和消费。而违背了这个初衷的“想法”,是产品经理的需求,但不一定是用户的需求。
(不过如果我是知乎的产品经理,我也会去做这个尝试——这确实是个很有趣、很值得探究的场景)
四、商业化变现
不想赚钱的up主不是一个好up主!
首先看下kol报价一般流程:
品牌方找代理公司报价,代理公司(俗称乙方)内部媒介通常会采取自己直接找kol 第三方(俗称丙方)报价。
第三方会直接支付kol费用并给乙方垫款,乙方收到甲方汇款后再给丙方打款
有些kol会同时也维护微博、公众号、朋友圈等sns,这个时候也会涉及到pkg打包价和视频单价。举个单价的例子,b站头部美妆博主“机智的党妹”(粉丝200w )推广价在20w左右。
最近一个月,康康在b站也有收到一些广告主的私信。
一个电动牙刷的厂家找到了康康,寄给他一支牙刷、报了一个价,要求只需在镜头里露出使用此牙刷的场景即可;还有一个英语培训和留学机构,让康康在微博上发英语学习经验的帖子,在这中间植入软广。
“不过微博这一万多粉丝,有一万个是有生日的时候同学买来送的僵尸粉”,康康笑着说“而且那些僵尸粉清都清不掉,还时不时会点个赞。”
康康打算接下这两个推广。但有个给高中生打印错题的mini打印机,没有推广费,回报是送两个打印机。“我拿两台错题打印机有啥用”,康康哭笑不得:“还有一些留学机构什么的,这些就算了。毕竟事关重大涉及到别人前程。”
B站上还有一些黏性较高的粉丝,每次发布视频的时候都会抢占前排留言,也会给康康充电支持。因为b站会从充电中抽取三成的税费,所以这位95后up主在个人简介里写着「 不用给我充电啦,去买奶茶喝吧~」。
他的语气活泼而轻快,就像这十支vlog一样。
五、后记
7年前从YouTube起源的vlog,是如何在国内「忽如一夜春风来」的?
第一代vlogger民间组织,是怎样一点一滴孕育出国内vlog生态的?
欧阳娜娜vlog是怎么爆火的?头条工厂的app矩阵为何没承接住此IP?
微博、b站、vue、猫饼……产品经理如何打造vlog社区?
明星和巨头入局。是平民的狂欢,还只是资本的游戏?
经过17年的萌芽,18年的普及,2019会成为vlog的井喷之年吗?
接下来让我们走近科学……(划去)
作者:Hayami,从16年末关注到国内vlog,希望结合产品经理的视角和vlogger访谈,来做一个「vlog系列」,和大家分享这个产业的所见所闻和所想。公众号:Hayami。
本文由@Hayami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