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截至1939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共有72县,1200万人口,主力部队近10万人,是除陕北抗日革命根据地之外,我党建立最大的抗日革命根据地。
晋察冀抗日革命根据地开辟后,许多赫赫有名的抗日战役都在此打响:如1939年的反冬季扫荡战役,1939年11月的黄土岭战役,1940年8月的百团大战,1942年的秋季反扫荡战役等等。
(晋察冀抗日革命根据地)
在日本侵略者看来,晋察冀革命根据地是他们的肘腋之患。而在中国人民的眼中,晋察冀成为了抗日战争中一面屹立不倒的民族旗帜。在今天,晋察冀抗日革命根据地因为《亮剑》等著名抗日影视作品,而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
更难能可贵的是,聂荣臻作为一名中国的抗日将领,还得到了日本的格外尊敬。1940年8月,聂荣臻在河北井陉救下两名在战火中走失的日本孤儿,并将这两名日本孤儿归还给日军。其中,一名叫美穗子的日本孤儿活了下来,并在1980年举家访问中国,感谢聂荣臻昔日对她的救命之恩。
第二位:李宗仁李宗仁是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是国民党方面抗日将领的代表,他因参与指挥台儿庄战役而被世人熟知。晚年的他,不顾蒋介石的拉拢,冒险归国,为国家的统一付出了毕生心血。
(李宗仁)
早在1937年日本酿造卢沟桥事变之前,李宗仁就看出了日本的狼子野心,在1936年6月发表《我的主张——焦土抗战》一文,呼吁中国军民团结一心,驱逐日本侵略者,并从经济、军事、民心等多个角度指出,只要中国人民坚持抗战,胜利必将属于中国。*日后的《论持久战》一文,也从中吸取了部分灵感。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宗仁被蒋介石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驻守徐州,保卫津浦铁路,防止日军进犯南京。1938年3月,日军南下抵达徐蚌门户台儿庄,双方一场狭路相逢的较量在这里就此展开。
(台儿庄战役)
经过1个多月的激烈战斗,国军部队以5万人伤亡的代价击溃日军板恒征四郎、矶谷廉介两个旅团的精锐部队,使敌军付出了2万4千余人伤亡的代价,是中国在正面抗日战场上取得的最大胜利。
台儿庄战役结束后,李宗仁又参与指挥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和枣宜会战。在徐州突围战役中,李宗仁镇定自若,成功使60万国军士兵突出日本包围圈,为抗日战争保存了大部分有生力量。李宗仁指挥的两次会战中,国军未曾出现过如同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时那样大规模逃亡的现象,这让一贯认为国军不过是乌合之众的日军将领都不得不感叹李宗仁带兵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