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来到金顶,见舍身岩下云海翻卷,彩虹万道。在一彩光环中,有一人头戴束发紫金冠,身披黄锦袈裟,骑了一匹六牙大象,头上有五彩祥光,脚下是白玉莲台。蒲公认不得是哪个,就赶着回来问宝掌和尚。刚到家里,就见宝掌和尚早已在等他。见他回来就问:“今天你到哪里采药去了?怎么一去就是半天?”蒲公把在金顶看到的事告诉了宝掌和尚。宝掌和尚一听大喜,忙说:“哎呀!那是普贤菩萨嘛!我早就想见普贤,求他指引佛法,走,我们再去一趟!”说罢,拉着蒲公就向金顶跑去。
走到洗象池,宝掌和尚指着池旁地上的一片湿象蹄印说:“你看,这不是普贤骑的白象在这里洗过澡吗!”说着更加快了脚步。不一会儿他们就到了金顶。宝掌和尚跑到舍身岩上往下一看,只见岩下一片茫茫云海中,有一团七色宝光,但是却不见普贤的金身。蒲公问宝掌和尚是什么原因?宝掌和尚说:“那七色宝光就是普贤的化身,叫做佛光。”
这时,蒲公忽然看见光环中又出现了普贤的金身,就忙叫宝掌和尚看。可是等宝掌和尚看时,光环中却只现出了自己的身影。蒲公感到很奇怪,就问宝掌和尚:“怎么光环中只现了你自己的影子?”宝掌和尚对他说:“你每天采药,救人苦难,为人们做了许多好事,所以感动菩萨,向你现了金身。我做的好事还不如你多,所以还不能看见菩萨的金身,只能看见菩萨头上的宝光。”
以后人们就把能看见佛光当作一种吉祥的象征。并且给它取个名字叫“金顶祥光”。依据信仰与传说,以后历代修建寺庙时,都以普贤菩萨为中心,并发展成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关于峨眉山的来历,还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
从前,峨眉山只是一块方圆百余里的巨石,颜色灰白,高接蓝天,寸草不生。为了建设美好的家园,一个聪明能*石匠同他的妻子巧手绣花女,决心用他们的双手将巨石打凿成一座青山。天上的神仙为他们的决心和努力所感动。在神仙的帮助下,石匠把巨石凿刻成起伏的山峦和幽深的峡谷;绣花女把精心绣制的布帕和彩帕抛向天空。彩帕飘向山顶,变成艳丽无比的七彩光环;布帕飘舞在石山上,变成苍翠的树林、飞瀑流泉、怒放的山花,变成欢唱的飞鸟、跳跃的群猴和游走的百兽。一座座青山起舞,一道道绿水欢歌。因为这座青山像绣花女的眉毛一样秀美,所以人们把这座青山叫峨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