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年,清道光二十八年绘制的《京师总图》
《北京全图》(1861-1887年)
《北京全图》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图题“北京全图”墨书于图上方。图中方位北在上,全图主要描绘清代后期北京城内、外城的城墙轮廓、水系分布、城垣街道与建筑布局。图中详细绘制主要街道胡同,但其他街道仅以墨色线条表示而不注地名、不着色。另标示官署、衙门、王府、寺庙与教堂等建筑,并用不同颜色区别。并绘出紫禁城、皇城内的宫殿园林建筑、外国使馆、天坛、先农坛的位置。
1861-1887年,清末绘制的《北京全图》
《北京全图》中较有趣的注记,是在“阜成门”边注“平贼门”,根据《清稗类钞•地理类八》“京师城门”条载:“阜成门又名平贼门,平闯贼也。当明末时,闯贼从此门遁出,其南壁上尚有手印之莲花迹,城内有一胡同,曰:追贼胡同。乱定后,居民恶其名改追贼为锥子,而书平贼为平则。”“广宁门”边注记“张仪门”,恐误。按明代“彰义门”,入清称“广宁门”,后因避道光讳,改称“广安门”。
《北京地里全图》(1865年)
1865年,清同治四年绘制的《北京地里全图》
《京师内城首善全图》(1870年)
《京师内城首善全图》所绘北京“凸”字形轮廓不很明显,所绘范围为十三座城门之内的城区。绘制细致,内容丰富,详细描绘了清代北京内城的原貌,如街道、胡同、城门、牌楼、寺庙、贡院等。图中还详细标明满族八旗旗界。绘图手法采用立体、平面相结合的形象绘法。
1870年,清同治九年绘制的《京师内城首善全图》
《京城内外全图》(1875-1908年)
《京城内外全图》周边标注了东、西、南、北各段城墙准确长度,由此可推算内、外城面积。全图绘制精细,是研究清代北京城内外布局主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