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电视剧里演的,觉得生个孩子特别容易。
伴着女演员对着镜头的几次干呕,全家人欢天喜地。
孕妇享受着种种优待和特权,嬉笑着扶着孕肚,准备迎接一个新生命的降临。
然后,嗖得一下,几个镜头过去,孩子就呱呱坠地了。
以前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们,成为母亲,需要面对哪些改变,要做怎样的心理建设。
事实上,母爱之所以被赞誉“伟大”,正是因为女性从*,到生产,再到养育与亲子关系中,从身体到心理,“必须”要承担某些极致的痛苦,做出某些牺牲。
讲述母亲生育不易的文章,我们写了很多,也看了很多。
今天,我们把视角推向另一层面。
事实上,比起单纯的歌颂伟大,更现实的情况是,母爱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让人愉悦。
这是一种酸咸甘苦,五味杂糅的感情。
比如,下面这段独白,我相信在每个少年成长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过:
这则桥段出现在电影——《我*了我妈妈》。
听名字,挺故弄玄虚的。
实际上,是妥妥的“标题党”。
电影只是针对16岁的单亲少年于贝尔与母亲间的稀松平常的故事。
如果要说有什么“可怕”的,那就是它和《亲爱的小孩》一样,真实得可怕。
02在美少年于贝尔(泽维尔·多兰 Xavier Dolan 饰)很小的时候,
父亲由于厌倦婚姻生活,就跟母亲香黛儿(安妮·杜尔瓦勒 Anne Dorval 饰)离了婚。
从此,于贝尔的世界里,就只有妈妈。
他与妈妈一起玩耍,一起玩笑,无话不谈。
甚至,哪怕静静看着妈妈,也很安心。
可是,这样的日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不见了。
十几岁时,青春期如期而至,于贝尔突然变得抗拒有关母亲的一切。
看着妈妈的嘴上沾满了奶油,还不停地吸吮。
这幅不雅的吃相,能让于贝尔立马翻出无数个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