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太多有什么成语,要求太多想要的太多成语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6 17:41:58

“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

“我做错了什么,他要这样对我?”

“为什么这种事会发生在我身上?”

“昨天聚会上的那句话我是不是说错了?”

当事情过去许久,你是否还在负性思维的死循环里弯弯绕绕?你是否总是想的太多,停不下来?

想太多有什么成语,要求太多想要的太多成语(1)

什么是反刍思维?

反刍指的是牛、羊等动物进食一段时间后,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心理学所讲的反刍思维 (rumination),是指当个体遭遇失败、丧失等负性生活事件之后,其思维仍然停留在生活事件的影响之下,反复思考、咀嚼事件的原因、过程、后果及其给自己带来的感受等。

想太多有什么成语,要求太多想要的太多成语(2)

反刍思维是致郁因子?

相当多的研究表明,反刍思维是抑郁情绪的认知易感性因子,反刍思维越多,抑郁情绪越严重、持续时间越长。反刍思维会把你的注意力聚焦在负面感受上,让你沉溺于所烦恼的事情并进行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细致”的探索,最终陷入冗思的泥潭。在这个过程中,你沉浸于对事件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这些无法改变的事实进行一遍一遍回放式的思考,却没有任何建设性的行动与实质性的改变,从而失去了尝试解决问题、改变现状的机会。

想太多有什么成语,要求太多想要的太多成语(3)

Nolen是最早研究反刍思维与抑郁之间关系的研究者。1991年,Nolen选用了16名被试, 并测试了这些被试的是否存在反刍思维及其抑郁水平,一段时间后发生了地震,于是Nolen再次测量被试对此次地震进行反刍思维所花的时长和经历到的灾害损失,结果发现,地震前表现出较多反刍思维的被试在地震 10 天后抑郁情绪明显增加。当Nolen排除了被试们最初的抑郁程度和灾害损失程度的影响后,发现反刍思维和抑郁仍然呈现显著正相关,并且这种关联在7周后仍然存在。


反刍思维的积极意义何在?

事实上,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不少类似于反刍思维的成语,比如“日省月修”、“返躬内省”、“责躬省过”等,内省反思被当做一种提高自身修养,促进自我成长的环节。同样,在现代心理治疗中,当我们经历了负性事件后,及时觉察情绪、理性分析情绪与合理表达情绪是有助于推动的治疗进程的,而感受和分析情绪与反刍思维的内容有相似之处。


对反刍思维说“STOP”!

TIP1:调整认知

“道理我都懂,但是我就是做不到”,调整认知可不是一件的容易的事,虽然我们长年累月建立起来的思维特征与归因方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但是请别失去信心,因为对反刍思维建立合理的认知是改变的开始。

TIP2:转移注意力

不要试图跟你的反刍思维较劲,因为这会让你变得沮丧和疲惫,接纳它的存在,接纳它不经意的打扰。采取一些适合你的方式转移注意力吧!来一场淋漓尽致的跑步,让疲惫的身体没有力气思考;或是读一本动人心弦的小说,让你的情绪跟着书中的人物或喜或悲;再者,倒一杯美酒,小酌一杯,在微醺中做个好梦。

TIP3:接纳自己吧

当你被反刍思维揪住心的时候,不妨尝试着站在第三人的视角上客观地看待、评价整个事情过程。你可能突然发现,自己纠结的那些事情或许没有想象中那样糟糕,所以,接纳自己吧!接纳自己在聚会时说错的那句话,接纳自己的失败,接纳自己失去的那一切。有时候阿Q精神能我们打开通往快乐的大门。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