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赤霉素使用浓度偏高的副作用
- 造成嫩叶卷曲:赤霉素属于一种植物调节剂,其有一个浓度使用范围,浓度太低对柑橘的作用不明显,浓度过高则会引起药害。下图就是小编在下乡过程中拍摄到的情况,一果农保果心切,误将赤霉素加倍使用,从而导致柑橘嫩叶出现向内卷曲、生长不良的情况。
- 引起果皮粗糙降低颜值和品质
首先,农户在保花保果时使用赤霉素过量后,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叶片出现异常的向里卷曲情况,而柑橘幼果此刻还比较小,所以还未表现出明显的药害现象,所以幼果看起来是正常的;
接着,等到柑橘幼果发育至拇指大小时便开始表现出明显的药害现象,即幼果的果皮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类似于苦果的形状,手摸有明显的粗糙感,与正常的果实(果皮圆滑)相比特征尤为明显;
最后,果实膨大至鸡蛋大小时,仔细观察会发现果实表面坑坑洼洼,犹如一张"麻子脸",直到果实转色成熟以及保持"畸形果"的形态,与正常的果实相比颜值极差,会降低卖价。前面提到的农户大哥正是在去年用药保花保果时误会将赤霉素的浓度加大了,才导致产生了现在的粗皮、浮皮果。
前面也提到了,赤霉素产生药害主要表现在使用过早或者使用浓度过大这两方面,所以果农们在使用赤霉素进行保花保果时,一是要掌握好可以使用的最佳时期,二是要控制好使用的浓度,三是提高使用技巧,这样才能提高座果率、避免产生药害。
1、掌握赤霉素的最佳使用时期
赤霉素的最佳使用时期必须同时满足2个条件,一个是需要柑橘整体的谢花程度在90%以上,此时的幼果才能适应赤霉素的浓度,同时谢花90%以上有利于更多药液接触幼果而发挥效果,即柑橘谢花如同下图即可完成确认第一步;
二是春梢叶片老熟程度要在八分以上,因为即将完全老熟后的叶片就如果我们成年人一样,身高已经定型,再怎么补钙也不会再长高,所以此时使用赤霉素对叶片作用不大,从而赤霉素会转移至幼果而发挥更多效果,即柑橘叶片老熟至下图即可完成确认第二步,在同时满足以上2个条件后便可以使用赤霉素搭配叶面肥和其他激素类进行喷雾保花保果。
2、掌握赤霉素的使用浓度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3种不同类型的赤霉素,即3%赤霉素乳油或4%赤霉素可溶性液剂、20%赤霉素可溶性粉剂和75%赤霉素结晶粉,因为赤霉素的含量不一样,所以使用的浓度也不一样。
一般3%赤霉素乳油稀释1500-3000倍、20%赤霉素可溶性粉剂稀释30000-60000倍、75%赤霉素结晶粉稀释40000-75000倍,之所以推荐的倍数有区间,是因为赤霉素的使用还有根据柑橘的品种、树势等各方面进行确定,就拿沃柑和砂糖橘来说,沃柑相对容易座果,3%赤霉素乳油使用3000倍即可,而砂糖橘保果较难,3%赤霉素乳油则需用到1500倍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