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有的孩子在父母葬礼上哭得非常伤心,他的名声在十里之外都会被人们所知,个个都称颂他是个孝顺之人。
古时候,仅仅凭借葬礼是否悲伤,就来判断这个人是否孝顺是很荒唐的,因为没人知道在场的人哪个是在做戏,哪个是出于真情实感。
但是,古时候毕竟十分重视孝顺这个优点,连选举官员都必须要看中他的性格是否孝顺。
而我国人民素来又非常好面子,即便是和死者生前有不和,也不愿被人所知,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希望举办悲伤的葬礼,以充分体现自己对于亡者的思念,以及自身的孝顺、重感情。
喜丧最早在一些地区流行起来时,很多人觉得不能理解和接受,更有人认为这是违逆传统之道,在棺木前谈笑风生、演奏喜乐,是对于死者的不尊敬,会遭到报应。
但是,其实喜丧这种传统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它的范围是很有限的,只有满足了以下三种要求的死者才有机会举办喜丧。
子孙满堂首先,要判断此人有没有机会举办喜丧,就要看他在家族的地位,以及他是否有这个权利。
很多人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哪里还有什么钱去办一场豪华盛大的喜丧呢,而且还有些人家虽然不缺钱花,地位在社会上也足够显赫,但是家里却没有子嗣,亲戚友人也非常少。
这种情况就没有机会举办喜丧了,因为喜丧就像是一场宴会,需要很多很多的参与者,而且每个到场的人都必须穿着喜庆华贵,敲锣打鼓,以庆祝亡者归西。
所以,只有家族中人丁兴旺的人,在死后才有机会举办喜丧,这也是因为,喜丧代表着快乐祥和,而能够达到真正的喜的人,必须在生前足够幸运,能够做好一家之主,完成开枝散叶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