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们认为多子多孙是一种难得的福气,很多人烧香拜佛,都难以求得子孙兴旺。
所以一旦有一个大家族中人丁兴旺,那么作为其中的长辈一定是功不可没,他一生担任了培育和抚养子孙的任务,辛劳一生,使得家族如此美满团结。
这是一种很大的功劳,所以在他死后不可以再办悲伤的葬礼,而且要用喜丧来庆祝和歌颂他一生的功绩。
寿终正寝所谓喜丧,就是指这个人的死亡是一件没有痛苦的事,很多老年人在死前都会经历病痛,疾病缠身,卧床不起多年,不仅给家人带来了麻烦,而且也常年喝药,浑身疼痛,生不如死。
在这种情况下死去,并不能够算是一种喜事,只有寿终正寝而且身体健康的老人才能够有机会举办喜丧。
由于古时候人们信奉天命,他们认为如果一个人在年轻时作恶多端,到老了是会遭到报应的。
如果一个老人晚年疾病缠身,多半是他的报应到了,一切都是天意,无需再进行医治,只要躺在床上等待死亡就可以了。
当然,这种消极的处理方法在现代人眼里是不可取的,无论是什么年代,健健康康顺顺利利死亡的人实在太少见了。
所以,人们才认为那些老年人睡一觉,就直接无病无痛死去的情况,是非常幸运的,这是一种喜事,应该感激上天给了他这样的命运。
所以,死亡还有什么悲痛的呢?
长寿之人想要举办喜丧,必须满足最后一个条件,那就是死去之人必须是长寿的人,在古代医疗技术并不发达,所以能够活到60岁以上的人,几乎就可以被认为是长寿了。
如果是在现代,由于人们更加注重养生之道和医疗保养,人们需要活到80多岁以上,才能够算作长寿,甚至有些著名的长寿之人能够活到90多岁甚至一百多岁才死亡。
这种情况,子孙不会感到太过悲伤,反而会举办喜丧来庆祝长辈的长寿和健康,这是一种世间难得的福气。
总之,只有满足这三种条件的人才能够在死后举办喜丧,他的家人们不会为他的死感到悲痛,反而会觉得幸运,觉得生是一种福气,同时也愿意心平气和地接受他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