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指示:我们的责任,是向人民负责,每句话,每个行动,每项政策,都要适合人民的利益,如果有了错误,一定要改正,这就叫向人民负责。”这是我至今为止见到网点现存最早的存款底卡,上面印着中国人民银行某某省分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储蓄帐,凭证的开出日期是1963年这张已经泛黄的卡片上,历经53年岁月的沧桑字迹早已变得有些模糊了。不知道是粗心的主人丢失了存单的原件,还是认为那上面的金额太小了,早已将它遗忘。如今这些无人认领的存款底卡仍然保存在传票夹中,已经没有多少人能记得它们的版本了。
随着时光的推移,当初的收付记帐法早已演变成了今天的借贷法,记帐方式也变成资产负债两大类了。
(图片来自网络)
八十年代中期,为了方便农村偏远地区的村民办理存取款业务,就在乡镇下辖的行政村设立了部分信用代办站。由村里的财务人员兼职,这些站干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站干就利用十天一旬报帐的时间差,钻了管理上的漏洞的空子挪用储户的资金,甚至开出鸳鸯存单,给信合的声誉带来极坏的负面影响。为了从源头上堵住经济案件的发生,决定在 1996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后,全部撤销所有的信用站,从此信用代办站的凭证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正式分家后的信用社组建了省级联社,在北京没有设总部,而是各省为清算单位。隶属于地方政府管辖。
(图片来自网络)
凭证上终于印上了信合自己的名称,真正回归到服务三农的轨道上。后来为了便于监管,在乡办事处一级的分社推出了面值为50,100,200,500,1000,2000,5000,1万元的定额存单,这样是堵塞了经济案件发生的漏洞,可是确增加了临柜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尤其是手工计算利息很费时。还设置了事后监督岗,存单又增加了事后监督卡。
2000年逐步实行半自动化营业,存单是自带复写的,记帐凭证报表可以用打印机打出来了。存单还是保留底卡,贷款业务仍然是手工书写凭证。直到2007年6月才真正实现办公自动化,存单终于告别底卡时代,全国农信银汇兑系统可以跨省通存通兑,所有的业务凭证全部自动打印,信合终于有了自己的银行卡。
2012年8月随着新系统的上线,电子银行的兴起,大小额支付,网银,手机银行,闪付P0S机,微信支付,这些方便快捷的现代化支付手段应运而生,无纸化办公逐步取代纸质凭证。这是时代的需求,凭证的变迁,也是经济改革取得的丰硕成果。
供稿:湖北天门农商行 王燕
投稿邮箱:
546697652@qq.com
26450052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