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屋天下的下一句,无处为家处处家的下一句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6 23:29:46

祖屋天下的下一句,无处为家处处家的下一句(1)

耕读堂和它的守望者

祖屋,曾经名曰耕读堂,始建于1948年,历经风雨65年,它若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终抵不住时光的冲刷,却又在时代的变迁中,于2012年10月,凤凰涅槃,得以重生。它不是一处学堂,只是一方宅院,为生活其里的人们遮风挡雨。但它却又如同一处学堂,将爷爷曾经为其题写的阐述关于劳动、学习和幸福荣光三者之间关系的“子知幸福劳中产,孙晓光荣学内生”的对联所蕴含的知行内涵与横批中的“耕读传家”的根脉精神一起昭示其中,教会和启发身居此处的人们传承耕读之风,乐学慧启成长。

祖屋天下的下一句,无处为家处处家的下一句(2)

耕读堂的后院

记忆和生活过的耕读堂是在教书的爷爷手上缔造的,形体上只是三间土木结构的房子和一个硕大宽阔的后院,庇护着三四代人自然而然的长大。爷爷、奶奶、父母兄姐和叔姨堂姐弟们十三口人居住其中,和谐相处。而蕴含其中的耕读精神,在年岁渐长的感受和领悟中随着时光日益清晰。

祖屋天下的下一句,无处为家处处家的下一句(3)

耕读堂印记

渐大些,听着父母叔姑们讲其更为久远的故事。知道了爷爷在民国时期是一个教书先生,常年于周边和北塬一带教书,及至兵荒马乱的年谨岁月,也曾简短地执事于或民间或政府组织的赈灾组织,才渐渐明白家里粮食口袋上“耕读堂”的寓意是家庭组成中有读书人,也有耕田者;明白了劳动、学习和幸福荣光的关系;知道了爷爷知识渊博且通晓周易,擅长书法,教书之余也时常帮乡邻制订了乡规礼仪,管些红白喜事;知道了奶奶是一个很公正、有魄力会持家的人;知道了关于大姑年轻时子女多生活担子重,才明白父母相帮为此得到表姐表哥们的敬重;知道了父亲年轻从青海到北京再回村的人生历程和祖母与母亲两个女人持家的艰难;知道了叔父虽学业优秀却因信息不畅痛失就读西安某所高中机会而进入当地高中就读却因时代成为老三届最终又通过自身努力由代理教师成为当地一文化单位管理者的成长历程;知道了记忆中所留下的家庭传承,明白了爷爷奶奶和父母叔姑们给我们留下的是一种对文化学识、劳动教育精神的尊崇和虔诚的家族血液!那个时候,觉得家里总蕴含有由此衍生出的亲情关爱和忠孝美德!处于其中总能让人滋生一种别样的幸福:一大家的人,时常围坐在一起吃饭时长幼有序的那种大家庭的感觉有如今青年所想不出的亲情和热闹。

祖屋天下的下一句,无处为家处处家的下一句(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