诀怎么念,诀字怎么念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7 00:11:04

代前言

《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的历史小说。第一,它把高文典册的史书一陈寿《三国志》通俗化了。使本来只有高级知识分子才读得懂的史书,变成几乎连半文盲式的一般人都可以勉强看下去,虽有种种原因,而文字通俗最为主要。

诀怎么念,诀字怎么念(1)

第二,把正史变成小说,为了把一件事说得娓娓动听,把一个人说得栩栩如生,容许更多夸张、虚构、无中生有,化不可能为可能,几乎可以说是使作者得到解放,从必然王国走到自由王国。我没有核对《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之间的异同,但我想象桃园结义、连环计、祭东风、草船借箭、蒋干盗书,以及以后的单刀赴会、玉泉显圣、骂死王朗、空城计之类,恐非《三国志》所全有。

第三,反过来说,《三国演义》不只把通俗化了的高文典册放在一般人手里,还把一般人看的通俗读物放在知识分子乃至高级知识分子手里,使他们更有兴趣地了解高文典册,使他们发现:那些典重文字竟还可以写成这样奇趣横生的通俗文字,通俗文字还能如此驰骋于神出鬼没想象不到的境界。这就使他们的眼界为之一宽,文风为之一变,甚至使没有读过陈寿《三国志》这样一部重要史书的人,因为读了《三国演义》,实际上没有什么重大的遗憾。而读过《三国志》的人,又会得到更多的启发。

诀怎么念,诀字怎么念(2)

说话人当他们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或者别的什么的时候,都不过是个微小人物奏献一点薄艺,以解决自己和家人生计的一种手段。自然,他们力求说得动人、叫座、赛过别人而又能避免官方的干涉和舆论的非难。不知道自己的一点卑微的欲求和活动,与天下、国家、历史、文化之类的大事有什么关系,不知道自已正在干一种伟大事业,是把高文典册的内容通俗化了交到略识之无甚至文育的手里。他们的粗俗的语言经过一定发展过程之后,终于取代了那些高文典册里的文章,成为正宗的文学语言,乃至一切文章的语言。关于这,似已在别处说过,姑止。

毎部小说是不是都有观点立场,把观点立场隐蔽起来好还是显露出来好?这里都不讨论。只说《三国演义》是有观点立场的,拥护什么,反对什么,谁是正面人物,谁是反面人物,都是很明确的。那么,它的观点立场是什么呢?是“天下者,汉家之天下”也。汉家即使不行,帝也该由姓刘的做。别姓人不能问鼎!万一汉家被别姓所篡,而别有姓刘的起来,则姓刘的是正统,别姓只是篡窃。第八十回回目“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刘备)正位续大统”就是这意思。

(三国演义》用这观点立场塑造了三个典型:正面人物关羽和诸葛亮、后人物曹操。不是说别的人物不够典型或写得不好,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モ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器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去飞、许褚、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干古的将干,无不各极其态。不过这里ロ这三个典型。这三个典型,是中国长篇小说中敢大也敢久的典型,不但读书时跃在你眼前,就是抛开书了,他们也充塞天地,深入人心,妇孺皆知。家喻户晓。

先说关羽。他较简单。关羽不是人,是神。而且历代加封,直封到“盖天古佛”,成为人与神的极致。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辞千里万里往投。这是“忠”的一种新形式。这和后来放走曹操是“义”的一种新形式一样,都是以奇特的方式完成的。大概到了三国时代,封建道德的头一个字的忠就很难完成,对忠的要求也很难严格,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还要算难能可贵的忠。义,也是像《三国演义》那种时代所需要的。战争那么多,天下那么分崩离析,一个战将势穷力尽,如果既能不死,又不全降或久降,有条件地降敌,是内心所希求的。敌酋不守约,过在敌酋;形势变了(假如刘备死了),只怪条件不同。至于敌酋守约,倒真是意外的,这事本身也就是义。应以“义”报之。不报谁还肯对人讲义呢?岂不以后有条件投降变为不可能了么?这在历史上恐怕是新人新事。既然这种事在关羽身上出了,于是关羽就被神化了。这种道德规范,是封建乱世所需要的,也是封建制度所不得不允许的。不允许,以后降了敌谁肯回来呢?(战国时对降敌极酷,个智。)关羽的典型化、神化,不仅与书本上记载的他的事迹有关,而且,更长是,与他进入人们的现实生活时有关。一种人物典型之所以成立、稳固、有不只是一部书、一个人的事,而是作者所朔造的东西和广大读者的精神境乔严

融洽以及融洽到什么程度。关羽如此,诸葛亮、曹操也如如此 o

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据说还读过书知《焘秋》大义,等等。他不怕终,刮骨疗毒时还在下棋。再就是写他太卖二战吕布不下的,别프时似受得天下无敌了。照某旧小说的说法呂布当不是第一条好汉,

他是二条。

诀怎么念,诀字怎么念(3)

封建统治需要忠臣,远过于需要明主。没有明主,只有忠臣,江山还是江山;只有明主而无忠臣,这明主就可能寸步难行。忠臣如此重要,但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不如有熟知天文地理、过去未来无所不知、能文能武、足智多谋、呼风唤雨的忠臣,更不如有两者相结合掌握全局大权的忠臣。《三国演义》既以蜀为正统,它就需要蜀国有这样一个大人物,需要这样一个典型,而蜀国恰有这样一个诸葛亮。诸葛亮本是一生唯谨慎,是鞠躬尽瘁的人物。这不能满足作者的要求,除此之外,作者还需要一个祭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揺八阵图、识魏延反骨、智取成都、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死了还以木偶退兵、锦囊*魏延的诸葛亮。它也就把他写成这样了。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说《三国演义》“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正是如此。不是有人谓使徒宣传耶稣一个饼可以吃饱多少人为妄吗?如果这使徒是去宣传科学,他如是说,当然是妄。但他是宣传宗教、宣传教主的神通,那就越妄越好,吃饱的人越多越好。越多听的人越信,因为听者心里早就希望有这样一个教主。不是饿么?不是没有东西吃、吃也不容易吃饱么?现在有人能用一个饼吃饱许多人,这世界将有什么改变啊?赶快收拾铺盖跟他走吧!像甄士隐、柳湘莲跟一僧一道那样去吧!我觉得《三国演义》写诸葛近妖,不算失败,或者反算成功。鲁迅先生本来就未言其成败。

但《三国演义》写诸葛亮有时却不一定用什么漂亮方法。

1.苏轼《念奴娇產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中,谈笑间,舳胪灰飞烟灭。”每一句话都是说周瑜的,《三国演义》把“羽扇纶巾”等等都拿给诸葛亮了,剩下的只有小乔。先把诸葛亮打扮一番。

2.杜牧《铜雀台怀古》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三国演义》从中悟出了两点。一点,从二乔与东吴人物的关系,说诸葛亮去东吴游说,劝周瑜献“民间之二女”二乔与曹操,曹操自然退兵。激起周瑜破曹决心,好像东吴破曹全由诸葛亮激起。更重要的是东风,曹操在上水,船多;东吴在下水,船少。非有东风,决难取胜,而东风则只有诸葛亮能祭。于是破曹首功,当然推诸葛亮。但这也是剥夺周瑜的。元曲中有隔江斗智,于是《三国演义》有三气周瑜。不但剥夺了周瑜的东西,简直把他的性命也了结了,使他临死还说:“既生瑜,何生亮!”

诀怎么念,诀字怎么念(4)

《三国演义》表现诸葛亮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刘备弃新野走樊城一路逃走不脱,却说成诸葛亮率领百姓撤出新野,然后设计火烧占领断野的曹军,接着说刘备不忍弃百姓,“缓缓而行”,“日行十余里。猇亭兵败,刘备输干赌本,逃到白带城,却有诸葛亮早好八阵图,使敌将陆逊迷失其间,若无孔明的岳老太爷引路,恐怕会死在里头。失了街亭,司马懿兵临城下,不过为了表现孔明的“空城计”!最后,孔明被司马懿拖死了,还用木偶吓司马退却一阵,也就挽回了一点

面子。几乎一切坏事都是好事。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