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与道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和庄子创立的道家,是诸子百家学派之一,并不是一个宗教组织,但道家学说是道教理论信仰的主要来源,道教的另一思想理论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神仙家”的神仙信仰和成仙方术。
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差不多是同时分两支发展的,其中一支的创始人是丰邑(今江苏徐州丰县)人张道陵,他在汉顺帝时客居蜀地,修道于鹤鸣山中,后传教授徒,因入道者需出五斗米,所以此道被称作“五斗米道”。又因张道陵自称天师,五斗米道又被称为“天师道”。汉献帝时,张道陵之孙张鲁在巴郡、汉中建立政权,实行政教合一统治,不设官吏,以“祭酒”治民,当地居民乐于服从其统治。东汉建安20年(公元215年),曹操率军征讨汉中,张鲁投降,被迁往北方,“五斗米道”随之在北方得到传播。
另一支早期道教创始人是巨鹿(属河北邢台)人张角。东汉末年,朝政腐败,豪强地主大肆兼并土地,农民流离失所,社会矛盾严重。这时,中原地区爆发大规模瘟疫,张角兄弟利用为人治病机会,传播《太平经》,逐渐形成拥有数十万教众的“太平道”。“太平道”于公元184年发动黄巾起义,公元192年起义最终失败,“太平道”因此未得流传。
道家经典是老子的《道德经》,而道教经典是《道藏》。《道藏》形成于唐高宗时,唐玄宗开元年间,首次由官府组织编修《道藏》。北宋真宗时,增修《道藏》,宋徽宗时刊印《万寿道藏》,金章宗编印《大金玄都宝藏》,元太宗印出《玄都宝藏》。1281年,元世祖下令焚毁《道藏》经版,使大批道教经典丧失,
明朝英宗正统年间,编成《正统道藏》,神宗万历年间,编成《续道藏》。《正统道藏》共5485卷。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正统道藏》经版悉遭焚毁,各地所藏《正统道藏》印本因战乱大多丧失,只有北京白云观保存下来一部《正统道藏》。民国初年,上海涵芬楼书馆以白云观《道藏》为底本,刋印了《正统道藏》。1996年,中国道教协会等组织联合编修了《中华道藏》,2003年又完成对《正统道藏》的整理,改编成一部新《道藏》。
《正统道藏》内容丰富,包括道教经典、论集、戒律、道教人物传记等,还收入了儒家及诸子百家著作上百种,其中有许多种都是已失传的古籍。因此,《道藏》不仅是研究道教的主要经书,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学术思想史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