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 “ 子午流注纳甲法 ”
徐凤在《针灸大全》中提出:阳经开输穴时,同开值日经原穴,而阴经开输穴时,因阴经无原,以输穴代之。因其认为“三焦经”和“心包经”分别寄属壬日和癸日,所以在膀胱经遇阳干合时,除同开膀胱经的原穴外,还要同开三焦经原穴;在肾经遇阴干合时,除同开肾经的输穴外,还要同开心包经输穴。
用徐氏纳甲法首先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阳进阴退:经生经、穴生穴;返本还原;气纳三焦、血纳包络;合日互用;闭穴。
1.阳进阴退
掌握"阳进阴退”的规律,推算开穴时辰的原则,但本原则只适用于开井穴。天干从甲开始,配五行属木,配脏腑属胆,根据阳干配阳脏,阴干配阴脏的原则,故甲日值日经为胆经,其流注时间应从戌开始。十个天干就要配十个脏腑,即甲日配胆,乙日配肝,丙日配小肠,丁日配心,戊日配胃,己日配脾,庚日配大肠,辛日配肺,壬日配膀胱,癸同配肾。但是每个值日经的值日时间却不是从每日的子时开始,也不是值十二个时辰。例如甲日其值同经从甲戌时开始值日至甲申时;乙日其值R经从乙酉时开始值日至乙未时。根据五输穴,十二经脉所出为井,其经气流注顺序为井、荥、输、经、合。其第一个穴应为井,因此,纳甲法的开穴是从甲日甲戌时开始,开胆经井穴足窍阴。
2.经生经、穴生穴
“经生经”是根据天干、脏腑配合五行相生而形成"经生经”。“穴生穴"是在经生经的基础上,根据五输穴的排列次序和五行相生而形成"穴生穴"。同样以甲日经值日经为例:胆经足窍阴为井金,小肠经Ij{f谷为荥水,即金生水,足窍阴生前谷为"穴生穴刀,胃经陷谷为输木,即水生木,前谷生陷谷为"穴生穴”。
3.返本还原
“本’’是指本日值同经。“原"是指值日经的原穴。原穴是脏腑之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原气是人体活动的原动力。故每逢开输穴的时候,必须同时开值日经所属的原穴,就是说阳经逢输过原、阴经则以输代原。
乙同肝经值日,乙西时首开肝经的井木穴大敦,丁亥时开心经的荥水穴少府,己丑时开脾经的输土穴太白,根据逢输过原的原则,开太白穴的同时,必须开乙日值日经肝经的原穴太冲,即为"返本还原”。在壬日癸日时还需注意,因为天干为十,经脉为十二,阳气之父三焦寄于壬,阴血之母心包寄于癸,所以壬日膀胱经值日的丙午时,除了开值同经的原穴京骨外,还要开三焦经的原穴阳池。癸R肾经值日的丁卯时,除了开值日经的原穴太溪外,同时还要开心包经的原穴大陵。
4.气纳三焦、血纳包络
“气纳三焦、血纳包络"是指在"日干重见”时则应“气纳三焦’’开三焦经五输穴,或’’血纳包络"开心包经五输穴。
气纳三焦"是指凡阳经依次按”经生经,穴生穴’’的原则开过各经的五输穴之后,遇到“日干重见"则应根据"他生我"的原则,开取三焦经的五输穴。
“血纳包络"是指凡阴经依次按"经生经,穴生穴"的原则开过各经的五输穴之后,遇到"日干重见一则应根据“我生他"的原则,开取心包经的五输穴,“我’’指(值日经)如值日经为肝属木,“我生他"为木生火,“他"此处指火,则应开心包经属火的荥穴劳宫。
5.合日互用
“阳日阳时开阳经之穴,阴日阴时开阴经之穴",合日互用是依照”五门十变"的规则,天干逢五相合,即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以天干纪日,相合的两日称为“合日",其开穴可以互用,即称为“合日互用"。合日互用后可使六十个开穴的时辰扩大到九十六个开穴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