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河南开封的菊花正在盛放中,前去观赏菊花的游客络绎不绝。除了观赏菊花外,很多游客还会到开封市区的开封府、包公祠等景区一游,这两处景区是为纪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而建,成为很多游客了解历史上真实的包青天的地方。但是你知道包拯死后葬在哪里吗?哪里才是包拯真正的长眠之地?
影视剧中的包青天形象
包公蜡像
历史上的包公画像
包拯字希仁,出生于北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后人为尊敬包拯,称呼其为包公。尽管很多人都知道包公曾在北宋都城开封任职,还做过开封府尹,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包公的老家是哪里。
根据《宋史》记载,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包公的老家就是现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小包村。天圣五年,28岁的包公进士及第后,累迁监察御史,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等职,后来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后,包公又先后任开封知府、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62岁的包公升任枢密副使一职,一年后因病溘然长逝。皇帝追赠其为礼部尚书,谥号“孝肃”。
包公病逝后葬于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