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地图查看土地区域性质,现在看土地性质地图怎么能看出来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7 09:01:28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用什么地图查看土地区域性质,现在看土地性质地图怎么能看出来(9)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用什么地图查看土地区域性质,现在看土地性质地图怎么能看出来(10)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第三章 地图概括

一、地图概括概述

1.概括的含义:采用分类选取、简化、夸张、符号化等科学手段,提取空间数据中的主要的、本质的数据。

2.影响因素:地图的用途与主题、比例尺、地理区域特征、数据质量和图解限制。

3.目的:详细性与清晰性的对立统一、几何精确性与地理适应性的对立统一

4.基本原则:表示主要的、舍弃次要的-----相对的

5.基本步骤:

(1)分类-----减少性质和数量差异

(2)化简——显示空间信息的重要特征,删弃次要的细部

(3)夸张—— 提高或强调符号的重要特征

(4)符号化——视觉化

二、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

1.选取:

(1)资格法:

数量指标——按选取最小尺寸选取

质量指标——按数据的等级高低进行选取

(2)定额法:按新编地图上单位面积选取对象的个数或密度确定

(3)资格与定额联合

2.简化:显示空间数据的重要特征,删除不重要的细部。(质量特征、数量特征、图形特征与内部结构)

3.夸张:突出重要的信息,减少冗余的信息。主要包括:不依比例尺的放大和移位

4.分类:层次分类、数量分级、等级归并

5.符号化

三、数量分析(要考计算)

1.图解计算法:

(1)居民地面积载负量的构成:居民地符号的面积、居民地名称注记的面积

(2)一般计算公式

S = n*(r p)

n:每cm2居民点的个数

r:居民点符号面积

p:居民地名称注记的面积

p = 3.5d2

(3)已知实地密度q(个/100km2)的计算公式

S = n*(r p)

n = k*q

K = (M/106)2

(4)按居民地等级分级计算面积载负量

∑Si = S1 S2 … Sn

Si = ni*(ri qi)

(5)求出每一级居民地的个数:ni = Si /(ri qi)

2.开方根规律法:

(1)基本公式:

新编地图与原始地图的比例尺之比的开方根即为两种比例尺选择地物的数量之比。即:

NB = NA•

用什么地图查看土地区域性质,现在看土地性质地图怎么能看出来(11)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NB新编图地物数量

NA原始图地物数量

MB新编图比例尺分母

MA原始图比例尺分母

(2)公式特点:

直观显示了地图概括从重要到一般的选取标准

公式是线性方程,比例尺固定,地物选取比例一致

缺憾:没有考地理差异,特别是密度变化

公式的x确定不很严格,协调了上述缺憾

(3)应用范围:

对解决系列比例尺地图和相同比例尺但用途不同的地图的制图物体选取数量问题

对于解决独立地物、小湖泊群、群岛、密集河网、独立房屋符号群的选取

面状地物(居民地、湖泊、岛屿)等的轮廓图形等形状化简

线状地物(河流、等高线)等的轮廓图形等形状化简

3.等比数列法

第四章 地图符号

一、地图符号概述

1.符号的含义:一种事物的对象、属性与过程,用它来表示抽象的概念。

2、地图符号的特点:

有表示成分和被表示成分

有一定的约定性

地图记号可等价变换

地图符号构成地图

3.地图符号的分类:

(1)根据空间分布特征分:点状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体积符号

(2)据视觉:形象符号、抽象符号

(3)按视点位置 :侧视符号、正形符号 (4)据按比例关系 :比例符号、半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

4.地图符号的定位:

面状符号:其轮廓本身的中心线代表物体的真实位置

线状符号:以定位线表示实地物体的真实位置

点状符号:以定位点代表相应物体的真实位置

5.符号设计的基本原则:图案化、精确性、逻辑性、对比性、统一性、色彩的象征性、符号尺寸应适应人的视力、印刷的能力 6.构成符号的视觉变量:形状、尺寸、方向、颜色、网纹

二、色彩

1.物体的颜色:由它选择性地反射与吸收不同波长的色光所决定的

2.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色彩之间的区别特征

亮度:色彩的明暗程度

彩度:反射光或透射光最接近光谱色的程度

3.色彩的混合:

(1)加色法混合:系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色光的混合,构成新的色光的方法。

1)色光三原色(基色)

红光—700nm 绿光—546.1nm 蓝光—435.8nm

2)加色法混合的原理 a、色光相加,两种色光组成另一种色光。 红光 绿光=黄光 , 红光 兰光=品红光 绿光 兰光=青光 , 红光 绿光 兰光=白光 b、混合色光的亮度等于被混合色光亮度之和,相混合色光越多,则亮度越大。 3)间色、互补色

A.间色光

三原色光等量混合得三种标准间色光:黄、品红、青光

改变三原色比例可得到各种间色:

红光3 绿光1=红橙光 红光2 绿光1=橙黄光

B.互补色光: 如红光与青光,绿光与品红光,兰光与黄光。 任一原色光与其补色光相混合均成白光

(2)减色法的混合(色料的混合)

1)原理:从投射光中减去某些色光后,将剩余色光进行混合。

2)三原色 、间色、互补色、复色

a、三原色(三减原色)黄、品红、青

品红=白光-绿光,黄=白光-兰光,青=白光-红光

b、间色

等量混合;品红 黄=橙,黄 青=绿,青 品红=紫

不等量混合:品红2 黄1=红橙,黄2 青1=黄绿,青1 品红2=紫红

c、互补色:如品红与绿、黄与紫、青与橙。任一原色与其补色相混合均成黑色。

d.复色

3)应用

直接混合:将两种颜料均匀调配,成为新的混合色。颜料、油墨

简接混合: 将两种以上的颜色重叠在一起

4.颜色空间

加色法:

(1)混色的基本规律

红 绿=黄,红 蓝=品红,绿 蓝=青,红 绿 蓝=白

(2)颜色的表示

任何颜色都用RGB三个变量来描述,每个变量用计算机中八位二进制数表示,共描述28=256种状态,取值范围为0-255,取值越大,颜色越亮。若三个变量取值都为255,则为白色;若三个变量取值都为0,则为黑色。RGB颜色空间总共可以表示256*256*256=16.7*106个颜色。

减色法:

(1) 混色的基本规律

黄⊥品红=橙,黄⊥青=绿,

品红⊥青=紫,黄⊥品红⊥青=黑

⊥:表示两种颜色油墨叠印。

(2) RGB与CMYK之间经常需要进行转换,转换的准确与否,关系到屏幕上看到的颜色是否与印刷结果一致,即所见是否是所得。

RGB与CMYK的换算:

由于RGB与CMYK是互补色,因此,它们之间有一个简单的换算关系:

当K= 0时,R=255-C ,G=255-M ,B=255-Y

当K≠0时,R=255-(C K) ,G=255-(M K) ,B=255-(Y K)

5.结论:

色彩的配合所遵循的客观规律是对比与协调规律,即对比中有协调,协调中有对比。

色彩的对比:扩大色彩三属性各要素之间的差异和对立。

色彩的调和:缩小色彩间的差异和对立,注意相关性,增加统一性。

三、地图注记

1.定义:地图上的标注和各种文字说明

2.功能:标识各种现象、指示对象的属性

3.注记类型:名称注记、说明注记、数字注记、图幅注记

或 文字注记 、数字注记

4.地图注记的要素

字体——反映地物级别

字色 ——指注记所用的颜色

字大(字号)——反映重要程度

字隔 ——注记中字与字的间隔距离

字位——影响空间信息的表达及地图的阅读,指注记说明对象所安放的位置

5.布置: (1)按注记文字的分布特点 ·联列式:字隔较小,一般采用接近字隔或普通字隔。 ·散列式:字隔较大,常采用隔离字隔。

(2)按注记文字排列走向分为:水平字列、垂直字列、雁行字列、屈曲字列

第五章 地图的编辑

一、普通地图及其编辑

1.普通地图的含义:表示地球表面的水系、地势、土质、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等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一般特征的地图。

2.普通地图的分类:地理图和地形图

3.地图内容:

用什么地图查看土地区域性质,现在看土地性质地图怎么能看出来(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