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DA海军司令托马斯·哈特上将(左)和美军第5特混舰队司令威廉·格拉斯福德少将(右)。
1月7日,前美国亚洲舰队司令,ABDA名义上的海军司令,托马斯·哈特海军上将将能够指挥的美国海空部队分为四个部分:水面打击部队、潜艇部队、空中巡逻部队和后勤支援部队。打击部队指挥官威廉·格拉斯福德海军少将希望以夜袭阻击日军的入侵行动,并拟定了相应的计划,关键问题是判明对手的行动。十几天后,从望加锡海峡传来的警报为美军舰队的行动指明了方向。
进击巴厘巴板
巴厘巴板是兴起于19世纪末的石油生产中心,西南临巴厘巴板湾,东濒望加锡海峡,建有完善的采油炼油设施和必要的港口设施,可停泊万吨级油轮,是日军势在必得之地。日军计划以打拉根为基地,于1月24日对巴厘巴板实施两栖登陆,陆军坂口支队(支队长坂口静夫少将)以步兵第146联队主力(欠第2大队)为基干,加强装甲车、炮兵、工兵分队,组成主队在巴厘巴板机场附近登陆,夺取机场后相机进攻油田和市镇;以步兵第146联队第2大队为基干配属工兵、无线电分队组成别动队,乘坐大发艇从巴厘巴板湾沿河流深入内陆,在巴厘巴板以北的水源地登陆,从背后攻击守军。
■ 太平洋战争前的巴厘巴板,注意港口附近的大型储油罐,这里是荷属东印度重要的石油生产中心。
登陆部队将乘坐16艘运输船前往目标海岸,由西村祥治海军少将指挥的第一护卫队担任护航,包括轻巡洋舰1艘、驱逐舰9艘、扫雷艇4艘、驱潜艇3艘、哨戒艇3艘(详细编制见表格)。航空支援任务由第一航空部队(“山阳丸”号等2艘特设水机母舰)和第二空袭部队(台南航空队、高雄航空队各一部)执行,前者负责航渡中的反潜警戒,后者负责压制盟军航空兵。
■ 日本海军第一护卫队司令西村祥治,他的正式职务为第4水雷战队司令官。
在打拉根失陷后,ABDA司令部就预判巴厘巴板将遭受日军攻击,并做了相应的防御部署。驻巴厘巴板的荷兰守军约1100人,缺乏重武器和防空武器,无意固守,守军指挥部及部分兵力于1月18日向南方的三马林打转移,同时破坏油田设施,但这项行动进行得并不彻底。在海军方面,除了在巴厘巴板湾布雷外,哈特上将命令2艘荷兰潜艇和3艘美军潜艇在婆罗洲和西里伯斯岛之间的望加锡海峡加紧巡逻,打击部队随时做好出击准备,前线机场也加派飞机搜索日军可能出现的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