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公寓十大忠告,公寓水电新规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7 09:58:19

对于接下来要买房的朋友一定要记住特别是“首次购房”的朋友,房子可以买贵,但是一定不能买错,一定要看清此处房产的价值所在。可是现实是大多数人都因为贪便宜,不懂得如何分辨好的房子而买错。

  本文所说的“首次购房者”指的是把青春和汗水奉献给了这个城市的城市新生代,他们是城市的中坚力量,他们是这个城市的希望。

  经过多年的打拼和奋斗,这部分人开始了第一次买房置业,但在房产购买上,由于是“第一次”,没有相关经验也没有人指导,因此,很多人都会犯一些常识性错误,为了让他们在买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笔者综合多位房产投资大佬的经验,对这一部分客户提出一些忠告,希望对他们有用。

买公寓十大忠告,公寓水电新规(1)

购房者

  忠告一:如果不懂得如何分辨楼盘的好坏,不要贪图便宜,尽量选择大品牌或对比大品牌房产的价值所在。

  大品牌一般比中小开发商的楼盘贵10%的价格,这里面有一个品牌价值,所以一般都会贵一些,当然品牌之所以有品牌价值,也是因为他们的房产质量相比小品牌开发商,是有所保障的。如果是100万的房子可能就会多出总价10万的品牌价值,如果想省掉这10万以上的价格,需要多看楼盘,多学习等了解了之后(学习了解公众号“房神大咖”)就能选择到即使没有品牌的开发商,也有比肩品牌开发商楼盘质量的房子甚至比品牌开发商还好。

  忠告二:不要想着会在买的房子里住一辈子

  观念不同,结果不同。那些买来想住一辈子的一般会花大精力去做装修,然后不再关注楼市,会错失很多机会,当有一天想换房的时候,却因为舍不得老房子而放弃很多置换的好机会。

  忠告三:购买时要有一定的投资思维

  你在买房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后期转手的难易程度,这就要求你对开发商品牌、区位、配套、品质、户型、楼层等综合方面进行考察,要买大众的产品和户型楼层,不要买那些不好出手的房子。

  忠告四:千万不要去郊区凑热闹

  很多人因为买不起市区的房子买了郊区的房子,但住进去才发现,除了配套匮乏或不成熟外,交通成本、时间成本等都非常高,人生的美好生活被路上给消耗掉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去了郊区以后你可能永远都回不到主城了。

  忠告五:不要买经适房、廉租房

  这些都是为了低收入者的福利性住房,未来的市场流通和变现都比较困难,银行贷款等方面也支持力度不够,我身边没有见几个在这方面发财的。

  忠告六:不要买小产权房、安置房

  这类产品,由于价格低,很多初次置业者被吸引而购买,但这样的产品与正规商品房比起来,天壤之别,小产权房和安置房只有居住和出租等简要的功能,而商品房则有30余种功能,这类产品没有金融属性,无法用杠杆,必须全款,流通功能太差,变现起来也很不容易。

  忠告七:不要参加五证不全的团购、内购

  这个大部分人都经历过,当然,有的人没事儿,但有的人出事儿了,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风险不可控,这方面大小开发商都一律平等,没有例外。特别是那些土坑还没有挖,就开始收取全款、50%首付款的中小开发商,问题会更多,虽然价格比周边正常市场价低30%左右,也不要碰,你的第一次,输不起。

  忠告八:不要买顶层、带4、带8的房子

  这一点主要是考虑到你的后期出手,投资者基本不碰这些楼层的房子,当然,这些楼层的价位有时候比较吸引人,但不要为了省一点钱而选择了不好的楼层,住起来倒没问题,问题是出手的时候问题多多,价格也上不去(多层房子4层可以考虑)。

  忠告九:不要抱有抄底的心态去买房

  首次置业,很多时候是因为婚姻家庭孩子等方面不得不采取的行动,也可以说是刚需,因此,就没必要去关注短周期的房价波动,只要坚信中国十年后一定比现在好就行了,房价即使买在了高位(谁都无法保证刚好有钱和刚好需要的时候房价刚好在低位),但只要假以时日,还能超越前高的,因此,价格不是你考虑的第一要素。在中国,那些想抄底而一次次错过买房机会而多花了几十万乃至几百万的人太多太多了。

  忠告十:不要碰40年产权的任何产品

  甭管是小户型公寓还是写字楼,亦或者是产权商铺,都不建议首次置业者考虑,无论你的目的是什么都不建议你购买,特别是现在的市场,40年产权的商业物业由于税费超高和住宅冲击,二手房基本是死水一潭,未来多少年能够复活现在谁也不好说。

  本文来自公众号:房神大咖,学习更多的买房技巧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