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和吕正操
仔细揣摩吕正操这番话,可谓非常高明,蕴含着这位开国上将的高超智慧。吕正操强调自己离开东北军的一个大背景,蒋介石不会放张学良回来,这也是东北军将领内讧的根源,都忙着争权夺利。
吕正操特意提到“留在敌后打日本”,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背负全国骂名,他一直渴望能雪耻。吕正操告诉张学良:“东北军都参加了抗战,跟着蒋介石的大部分都壮烈牺牲了,53岁在辽沈战役中放下了武器,最后在沈阳解放时选择了起义。”
吕正操还告诉张学良,“东北军在抗战时期,整个都是很英勇的,牺牲很惨。蒋介石见哪里危险就派东北军去哪里。上海作战,蒋介石的嫡系撤退了,让东北军当后卫,他们渡江时淹死了很多人,很惨。蒋介石不仅不加褒奖、抚恤,还就地取消了这个部队的番号,剩下的部队都给遣散了。”
吕正操叙述过程中,张学良不停地点头,显然很满意吕正操的回答。张学良最后潸然泪下,他说:“我最遗憾的是没能直接参加抗日,你带的部队坚持打日本,对我也是个慰藉。你这条路走对了。”张学良这句话确实发自内心,其实当年吕正操刚率领691团走上抗日之路时,张学良得知后便托来看望他的四弟张学思,带了一句话给吕正操:“必之(吕正操的字),这条路走对了。”
张学良
这次见面因现场其他人员较多,加上两人没有谈尽兴,也没有深谈。第二天,曼哈顿一家银行总经理办公室,吕正操和张学良第二次见面,这是单独谈话。吕正操先是向张学良提交了邓颖超的亲笔信,并转达了党中央对他的问候。邓颖超的信全文如下:
“汉卿先生如晤: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数十年海天遥隔,想望之情历久弥深,恩来生前每念及先生辄慨叹怆然,今先生身体安泰,诸事顺遂,而有兴作万里之游,故人闻之,深以为慰。先生阔别家乡多年,亲朋故旧均翘首以盼,难尽其言,所幸近来两岸藩篱渐撤,往来日增,又值冬去春来,天气和暖,正宜作故国之游。今颖超受*先生委托,愿以至诚,邀请先生伉俪,在方便之时回大陆,看看家乡故土,或扫墓,或省亲,或观光,或叙旧,或定居。”
张学良把信仔细看了好几遍后说:“*我熟悉,这个人很好,请替我问候邓女士。”其实,1976年周总理病危时特意约见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罗青长后来在接受一次采访说:“有些事我现在还不能告诉你,总理这个人太重感情了,我能告诉你的,就是他要求我不要忘记那些曾经对人民做过有益事情的人,特别不要忘了还在台湾的两个姓张的朋友。”
张学良和赵一荻墓地
周总理口中的“两个姓张的朋友”,其中一个就是张学良。很遗憾,因种种原因张学良最终没有回到大陆,这让他抱憾终身。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在美国夏威夷病逝,享年101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