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包括几个大方面,安全的范围包括哪些方面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7 10:08:20

7.5、轮胎:成本低 性能好,国内企业不断向上突破

轮胎具备品牌效应,国内企业开始崭露头角全球轮胎市场主要为外资企业。全球轮胎市场主要企业为外资企业,如米 其林、普利司通等,主要系外资企业历史悠久,具备品牌效应。2021 年, 米其林占全球市场份额 15%、普利司通占比 12%、固特异占比 8%。随行业发展,国内轮胎企业优势逐步凸显:1)新能源车企销量高增长,推 动国内供应商进行配套替代;2)新能源车企更需要降本,国内供应商成本 更低,响应速度更快。

7.6、控制器:外资占主导地位,国产厂商随新势力崛起

竞争格局:外资主导,国产厂商加快替代.行车 ADAS ME 一家独大,外资 tier1 占主导;2021 年 1-11 月前向 ADAS 感知供应商中 mobileye、博世、电装分别时装率为 36%、22%、18%,前 六厂商均为海外供应商。2020 年前视 ASAS 供应商中前七位均为海外供应 商,日本电装、博世、安波福分别占比 26%、20%、13%,经纬恒润占比 4%且排名第八。泊车国产替代加快,外资仍占主导。2021 年环视 APA 供应商中,前三位 分别为博世、TTE、法雷奥,各占比 18%、18%、18%;国产厂商德赛西 威和江苏智华分别占比 11%和 4%,泊车国产替代速度较快。

7.7、汽车轴承:外资垄断,行业集中度较低

轴承市场被外资企业垄断,国内轴承行业集中度较低.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全球轴承市场已经形成了垄断的竞争格局,瑞典企业 SKF、德国企业 Schaeffler(INA FAG)、日本企业 NSK、NTN、Minebea、 NACHI、JTKET 和美国企业 TIMKET,这八大企业占据全球 70%以上的轴承市 场份额,而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只占有约 20%的市场份额。轴承作为汽车安全件,认证周期较长,并且往往供应商与某个车型会形成 绑定,使后来企业难以切入该车型供应链。而在新能源车发展迅速的背景 下,2021.10-2022.10 国内平均每月新增申报 176 种新能源车型生产型号。 新车型不断涌现将给国内轴承企业持续带来与新车型的配套机会。

7.8、感知算法:国产化率低,关注车企自研

竞争格局:当前自主厂商仅小鹏对感知算法进行自研,其余皆采用外资供 应商,因此国产化率较低。从汽车销量口径计算,中国感知算法在 2022 年 4 月达到过 0.8%最高值,主要因为当月小鹏汽车销量占比较高,而 2022 年 9 月销量下滑,对应感知算法国产化率下降至约 0.3%。

安全包括几个大方面,安全的范围包括哪些方面(13)

八、医药:高端仪器、医疗器械国产替代

8.1、高端仪器:上游供应链自主可控、国产替代方向

政策:服务医药等多个下游,仪器行业政策支持不断 “十四五”规划多方面支持科学仪器发展. 2022 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市场监管、中医药、 农药产业、卫生健康、生物经济等多个“十四五”发展规划发布落地。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十四五”市场监管科技发展规划》,要提升检验检测 智能化水平。新建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 60 个以上、技术创新中心 20 个以上。建设 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 10 个,新建国家质检中心 30 个以上,建成国家技 术标准创新基地 50 个以上、国家标准验证点 50 个以上,新增国家产业计 量测试中心 10 个以上,总局科普基地达到 30 个。

行业:高端仪器国产替代加速

科学仪器行业具有广阔的行业纵深,需要长期耕耘:从核心零部件到仪器 整机生产、试剂耗材配套,再到通过多产品组合服务丰富的下游客户,最 后到后市场技术服务能力,科学仪器行业具有广阔的行业纵深,市场空间 广阔。与此同时,由于涉及核心零部件种类多,搭建稳定可控、具有产业 竞争优势的科学仪器研发、生产和服务体系,需要持续多年的高研发投入 和市场推广。极高的壁垒使得体系完善的科学仪器巨头具有优质的行业竞 争格局和较高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

色谱仪:优秀的定量和分离工具.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分析方法,2020 年全球色谱市场总规模高达 100 亿美元, 5 年复合增长率 4.0%。其中,中国市场占全球市场 16%。全球市场规模:色谱及其联用技术的日益普及是市场保持连续增长的主要 驱动力,全球色谱仪市场规模不断增加,由 2015 年的 82.2 亿美元增加至 2020 年 10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4.0%。2020 年全球色谱仪市场规模 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中国及日本四地,北美市场占比 31%,欧洲市场 占比 26%,中国市场占比 16%,日本市场占比 10%。中国市场规模:随着中国对食品安全、环境保护以及医疗卫生的重视度不 断提高,中国色谱仪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0 年中国色谱仪市场规模为 107.2 亿元,较 2019 年的 100.7 亿元同比增长 6.5%。

中国主要从国外进口高档色谱仪,出口则集中在中低档产品,2019 年中国 色谱仪出口金额为 1.09 亿美元,进口金额为 9.99 亿美元;2020 年中国色 谱仪出口金额为 1.15 亿美元,进口金额为 10.37 亿美元。2020 年中国主 要进口液相色谱仪,共进口 16584 台液相色谱仪,占色谱仪总进口数量的 59.96%;进口金额为 6.73 亿美元,占色谱仪总进口金额的 64.88%。 2020 年中国共进口色相色谱仪 8980 台,进口金额为 2.69 亿美元。中国色 谱进口量约占市场总规模的 70%,对进口依赖度较高。

安全包括几个大方面,安全的范围包括哪些方面(14)

8.2、医疗器械:细分赛道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政策支持国产产品快速替代

医疗器械大量细分赛道进口替代空间广阔。目前国内医疗器械行业中依然 只有少部分完成了国产替代,大量高端细分领域国产化率仍较低,未来国 产替代空间较大。近年来部分领先的国产厂商依靠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和丰 富的产品线逐渐靠近国际先进水平,具备越来越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政策支持国产器械快速发展。随着国内医疗器械的高速发展,国家出台了 一系列政策推动医疗器械的国产化,国产医疗器械公司在终端医疗机构市 场份额预计将不断提升。企业产品一旦能够在临床取得医生和消费者的认 可,有望凭借出色的性价比优势实现快速替代。

IVD行业产业链完善,终端应用范围较广

IVD 技术以及产品适用场景广泛:体外诊断(In Vitro Diagnostic,简称 IVD)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检测人体的样本(如血液、体液、组织等)而 获得临床诊断信息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仪器、试剂、校准品、质控品等。 体外诊断技术和产品的应用主要场景是各级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检验科, 以及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体检机构等。三大模块组成完整 IVD 产业链:国内 IVD 产业链由三大部分构成,分别为 原材料、IVD 厂商以及经销商与用户。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试剂重的诊断 酶、抗体、抗原以及仪器相关的元器件。中游 IVD 厂商主要负责输出仪器、 试剂以及服务。下游经销商主要负责仪器的投放、技术支持、仪器配送等。 终端用户包括医院、医疗诊所、体检中心、科研机构、第三方实验室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