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鸿书
60多年前的银川,宁夏京剧团时常在红旗剧院上演一出折子戏《罢宴》,由杨派著名老生李鸣盛和李派老旦田文玉合作演出。
剧情十分简单,说的是宋代寇准在位极人臣、担任参知政事之后,忘了早年生活的贫寒与艰难,欲在生辰之际大摆寿宴,被乳娘劝止而罢的故事。
戏中唱白有两句极富哲理:“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作有时。”
其警世作用,不言而喻。
其实,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我国由于天灾人祸正处于所谓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全国性的饥馑,国家经济濒临崩溃,既没有大吃大喝的条件,也就不可能生成大吃大喝的风气。
从上到下大大小小的干部们,多是艰苦奋斗、清廉自守的。
干部们改善生活的最好机会是参加会议,开几天会,腰带就能松一松,脸上也增加了些红润与光泽。
虽然会议伙食比平时要好许多,但其标准仍是很低。拿宁夏规格最高的党代会、人代会和政协会来说,其伙食标准每日也仅仅是1.2元;自治区党政机关各部门会议的伙食标准为1元,县级会议伙食标准仅为0.8元;全国党代会、人代会的伙食标准最高,也只是1.4元。
自治区会议就餐,一般菜谱是一荤一素和两个“二荤菜”的四菜一汤,不供酒水;县上会议就餐,当然要等而下之;公社开会就餐,就只是一碗烩菜了。
那时的宁夏,一般没有涉外活动,国内来宾也多不设宴,只有自治区政协会议结束时自治区党委和人委要设便宴招待与会委员们。
1961年自治区政协会议结束时,自治区人委交际处的第一、第二招待所为备置便宴大伤了一回脑筋。
无论是招待所还是商业部门,已经拿不出可供三四十桌便宴所用之物了。
会议主办单位自治区党委统战部找有关部门商议,问:“现在库内有什么?”答:“有几个牛头。”
于是有人便出主意,说再找几个牛头,可以搞一个别开生面的“牛头宴”。
这一日,天朗气清,金风徐来,与会委员们手持请柬熙熙攘攘步入第一招待所餐厅。
只见铺着洁白无染的餐桌上,碗筷排列得整整齐齐。
酒水杯中的餐巾折成了“凤凰点头”、“幽兰初放”等花饰;糖拌番茄、蒜泥梅豆、凉拌三丝等几个冷盘呈现着红、绿、白等诱人的色彩。
餐桌中间一个大铜火锅在火红的木炭燃烧下咝咝作响,锅内热气腾腾,装满了酥烂的牛头肉和粉丝、土豆、白菜之类,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委员们坐定后,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长、政协副主席刘震寰代表自治区党委和人委致祝酒词。
他说:“今天招待各位的便宴、既不是海鲜宴,也不是燕翅宴,而是从来没有过的牛头宴……”诚恳、热情的几句话,人们纷纷拿起汤匙探入锅中,将那酥烂香酽的牛头肉送入口中。
咽下之后,不住地咂嘴点头,连声说“好”。
大家一致的看法是:“没想到牛头肉竟这么好吃!”
一时间,良主嘉宾相处恨短,酒助人兴,谈笑风生,一扫“低标准”时期凝结在人们心中的阴霾。
“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素有“塞上天府”之美誉。
但在三年困难时期,自治区粮食总产量不足14亿斤,人的口粮、牲畜饲料、来年籽种、工业用粮等“四留”远不敷用,鸡、鱼、肉、蛋、奶、菜样样奇缺。
城市居民的月口粮最低时仅为17斤,后来逐步调高至21斤、24斤,最终稳定在27斤以上;农民年留口粮最高人均原粮414斤,即所谓的“杠子粮”,绝不许逾越。
城市居民副食品供应情况较好时也只供应1斤豆腐、半斤肉、半斤油。
由于食品匮乏,农村中许多男人患黑瘦病,许多女人患宫下垂,城里人连干部们也是两腿浮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医院制造了大量所谓的“康复丸”,就是用稻糠、麸子、豆粉和白糖压成片当作药品,给患者服用。这种“药”,医生一开就是三五百片;患者服用时,也不是二三片地用水送下,而是一把一把地往嘴里塞。
那味道,还真是香甜可口啊!
为了渡过难关,各级领导煞费苦心,想了许多办法。
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口号之下,又提出了“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的口号,后来又有了“左手抓生产,右手抓生活”,第一把手抓生活的提法。
那时,实行城乡一体食堂化,共同的饭谱是吃“调和”。
一大锅“调和”饭,从上边盛和从下边盛其稀稠的程度、油花的多少是绝对不同的。
所以,盛饭的“瓢把子”几乎与单位掌权的“印把子”有着同样的重要性。
于是,“政治进伙房,*下食堂”的口号也应运而生。
为了贯彻这个精神,那时的自治区党委机关率先垂范。
区党委机关食堂原本由办公厅行政处管理,配有专职的管理员、炊事员4人。
俗话说“穷奸饿吵”。
因为伙食标准低、缺油水,上灶人员普遍吃不饱,有人就怀疑炊管人员多吃多占、揩了大家的油。
于是决定由区党委各部门及工、青、妇等单位派人轮流“帮灶”,一方面对炊管人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一方面监督粮、油、菜的进出。同时决定由区党委一位副秘书长亲自到食堂抓管理。
这样一来,区党委机关食堂确实有了变化:沙枣树叶、莲花菜根、银川糖厂制饲料的甜菜废丝和废蜜,均变成了美食,大家的肚子也觉得不像过去那样空了。
机关食堂最热闹的时候是晚上10点。
那时有个规定,晚上加班至10点后的补贴2两粮、2角钱作为夜餐费。
机关食堂就按此标准做夜餐。
夜餐有三种饭:米调和、面调和、米与面调和。
有时也给一碗稀饭、一个甜菜废丝馍、一小碟咸菜。其实,机关并没有多少人需要加班,也不需要加这么长时间的班。
但长夜漫漫,空腹难眠,远不如由单位办公室主任批个加班,捞一大碗热乎乎的“调和”饭吃下去再睡来得舒服。
因此,一到晚上10点,区党委机关食堂里便灯火通明。
人们边吃边聊,那情景甚至比白日里开饭还要热闹,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开宴会呢。
“政治进伙房,*下食堂”最值得记录的,要算是自治区机关的“吃饭大会”了。
那是1961年春夏之交的一天,自治区党、政、群机关各部、委、办、厅、局的代表二百来人齐聚第一招待所餐厅开会。
会议由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胡永琏同志主持,自治区党委第二*、自治区政协主席李景林同志作了讲话。
讲话的大意是:由于天灾人祸,我们现在正处在暂时经济困难时期,人们的生活很困难,是低标准、“瓜菜代”。
我们要忙时吃干,闲时吃稀,平时干稀搭配。所谓低标准还是有标准,无非标准低一些就是了。
这和旧社会穷人的标准不可同日而语。
西洋人吃饭讲求营养,中国人吃饭要求“适口充肠”,这要改一改。
“瓜菜代”有不少东西还是有营养的,这次交际处的同志作了些尝试,会后大家可以品尝,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向大家介绍这些做法。
“民以食为天”,借这次会议,再次提醒各单位的领导要关心大家的生活,切实安排好人们的生活,这是当前的一项首要的政治任务。
李景林讲完话后,交际处处长王君勉简要给大家介绍了行将品尝的各类吃食。
这次试吃十分卫生,是分餐制,每人一份,有人造肉精、小球藻、“增量法”制作的米饭、超声波小油饼、金丝卷等。干稀搭配,五色杂陈。
这里需要解释的是,所谓的“增量法”制作的米饭,只不过是在一只半大碗里放上一两米,加水蒸成米饭后,再加水泡涨后上笼蒸,如此两三回,让每一粒米都充分注水为止。
所谓的超声波小油饼,是将水与油混合在一起,用一根细管送气、震动,使其融合,再用以“炸”油饼。
人造肉精只不过是发酵的泔水而已。
但在当时,人们却对这些食品啧啧称道。
这些往事,在我们的档案中可能没有这么详细的记载,或许有记载也没有那么鲜活。
当看到报载我国每年用于公款吃喝的国帑竟达两千亿元、一席豪宴耗资竟达二三十万元时,偶尔赴宴见到那么多吃不尽的鸡鸭鱼肉、生猛海鲜倒作垃圾时,就不由得想起那时的情景百感交集。
要知道我国现在还有不少人生活在贫困线上!
当然,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但不管如何前进,如何发展,勤俭总是没错的。“勤能补拙,俭以养廉”,这是我们的古训;勤俭建国,仍然是我们的国策。
所以,把“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作有时”作为我们的座右铭,不是十分有益的吗?
文章选自《宁夏漫记—档案里的故事》一书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