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人间美味的极致,无非就是山珍海味。昆明城四面是山——“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有山就有山珍,如鸡枞、干巴菌、蕨菜、“花菜”等,这是昆明人一大口福所在,正如昆明童谣所唱:
天上星斗,地上鸡狗。
园里葱蒜,河里鱼藕。
至于昆明平头百姓,唾手可得的山珍不仅是“口福”,更是“民以食为天”的生活必需。如清代昆明才子戴絅孙所说,昆明“蔬种最繁而熟早甚,其值也贱。山肴野蔌之属都可登盘,不必餍鸡豚也”(清道光《昆明县志》)。
昆明奇菌
云南多山多菌,昆明有山有水,又多奇菌,为昆明山珍之首。早在明代,杨林人兰茂就在《滇南本草》记录了灵芝草、帚菌、大毒菌、松橄榄、牛肝菌、羊脂菌、青头菌、木上森、杉菌、松菌、皂荚菌的药用价值,显现了古人对菌类的认识。如“菌感天地阴阳湿之气而生”,故而美味,性寒而可治热症,但不能多吃。又如解释菌毒,“非菌之有毒耳,以菌下多有蛇卧”“食之令人毒*,不可不慎也”。验毒可以用姜,炒食时放入大姜,“若姜米色黑,必有大毒”。或用铜锅做菌菜,铜锅变色,则菌有毒。“既中其毒,须掘地浆水或苦茶同明矾调水解之”——兰茂说了这么多,可见昆明菌之美味,时人不惜“冒毒”而食之,中毒者不少。
老昆明人打猎拾菌后的野炊之乐
清嘉庆年间,山东进士桂馥到云南做官,写了一本《滇游续笔》,记载了不少滇菌,如青头菌、鸡油菌、老虎菌、牛肝菌、扫帚菌、羊肝菌等,这些菌至今仍然见得到。清乾隆年间,安徽进士檀萃所撰《滇海虞衡志》也说“滇南山高水密,臭朽所蒸,菌蕈之类无不有”。清道光年间,昆明进士戴絅孙在《昆明县志》中记载了不少昆明本地菌的“昆明名”,大多以色得名:青色的叫“青头菌”;黄色的叫“腊栗(瘌痢)头”,又叫“荞面菌”,还叫“鸡油菌”;红色的叫“燕支(胭脂)菌”;白色的叫“白参菌”,又叫“茆(茅)草菌”;黑色的叫“牛肝菌”等。因形状得名的也有:直径大到一尺的叫“老虎菌”;又大又香的叫“鸡葼(枞)菌”;长得较小又聚团而生的叫“一窝鸡”;丛生而无菌盖的叫“扫帚(把)菌”;生有皱盖的叫“羊肚菌”等。还有从生长得名的,如生在冬天的叫“冬菌”;生在松树根上的叫“松菌”;生在柳树根上的叫“柳菌”;生在树上的叫“树窝”;生在粪土上的叫“猪矢(屎)菌”等。最生动的是把一种剧毒菌称为“撑脚伞”——谁不小心吃了,“脚”一“撑”就要命。此外还有羊肝菌、羊妳菌、鸡冠菌、松毛菌、一窝蜂、黄罗伞、红罗伞、木莪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