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前十名销售额楼盘中市内四区占了6个,这6个楼盘的套均总价很是惊人,除了李沧区的绿城理想之城只有401万之外,其他5个盘套均总价都超过了500万。
青岛的房价价差能够达到多少?一个对比就能知道得透透的:
崂山区的鲁信海曙云霞前4个月只卖了10套房子,销售额就达到了14.01亿元,套均1.4亿元;胶州市的上城御府销售了424套房子,销售额只有4.13亿元,套均单价97万元。这两个楼盘的套均总价差距达到144倍。
看了这些数据,让人不禁纳闷,青岛怎么有这么多有钱人?
02 有钱人来自哪里?
我在《贫“农”、小康、中产、富人,他们在青岛买房的圈子都在哪?》一文中曾对青岛买房群体的家庭薪资阶层进行过划分: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阶层不是单单指纯收入情况,而是相对于买房而言的。正常来说,你的家庭年收入达到15万就可以达到小康水平,毕竟我国月收入1000元的还有6亿人。
但对于楼市来说,对于买房来说,家庭年收入15万就只能算是温饱水平了,想要靠工资在青岛买个像样的房子是不现实的。
所以,楼市上的小康水平起码得到20-40万元/年。
在青岛买房对家庭年收入要求那么高,那青岛的实际收入水平如何呢?
上图是山东2021年统计年鉴里青岛月平均收入情况,城镇非私营单位月平均工资8834元,城镇私营单位月平均工资5147元。
城镇非私营、私营单位总的平均月工资应当在六七千元,这个水平之下家庭两个人的年收入也就只有17万左右,我想很多人还没有达到这个官方数据。
这种工资水平环境里,青岛这众多的500万以上房子卖给了谁?
如果我们细细分析的话,会发现那种1000万以上的房子都卖给了大中企业主、高管以及外地人。而那种500多万的房子,则卖给了中小企业主为主的中产阶层。
大富豪毕竟是少数,中产才是青岛房价的支柱力量。
大中企业主是富豪阶层,中小企业主是中产阶层,挣工资的最多只能达到小康水平,这在青岛是一个妥妥的现实。
你可能会说青岛有这么多中小企业主吗?答案是有的,青岛是一个旅游、工业、外贸城市,这样的城市最容易产生众多的中产。
我们以外贸为例,据我所知青岛拥有众多的外贸公司,很多公司只有两三个人就可以干得风生水起。
下图是山东16市的进出口总值:
2020年青岛的进口总值达到366亿美元,出口总值达到561亿美元,以一城之力的进出口总值就占了山东的30%。
所以说,虽然大多数青岛人只拿着5000元以下的月工资,但青岛仍有数量庞大的中产家庭来支持崂山、浮山后、东李等改善区域房价的逐渐窜高。
03 对青岛楼市的影响
青岛楼市这几年有一个大的规律,2018年以来郊区房价跌得一塌糊涂,不少小区都跌了30%,首付都跌没了。
可市区,尤其是崂山、浮山后、新都心、东李等改善区域的房价不但没降,有不少还涨了很多。2019年底浮山后的保利大国璟以24xxx元/平起开盘,现在的邻居金地华章已经差不多涨了小一万。
另一个现象是,青岛的大户型越来越受欢迎,市区同一小区的大户型一般要比小户型贵上不少,像保利叶公馆套四户型的单价比套二的高上1万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