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第九行的第一个“之”字
“之”,大多具有唐太宗所指的“似断若连”的特征,姿态迥异,或头脚伸张而重心稳定,或头脚紧缩而呈长方形。如第九行的第一个“之”便是提按微妙,连中有断。
08
我们可能会有一个疑问,那么“书圣”到底是谁教出的?
琅琊王氏家族本就是书法世家,据说王羲之12岁时,在父亲王旷枕中发现《笔论》一书,便偷偷拿来看。父亲问:“你为什么要偷我藏的东西?”羲之笑而不答。母曰:“他是想了解你的笔法。”父亲看他年少,就说“等你长大成人,我会教你。”王羲之回,“等到我成人了,就来不及了。”父亲听了大喜,就把《笔论》送给了他,不到一个月,他的书法水平就大有长进。
少年羲之的书法老师,还有他的叔父王廙(yì)与姨母卫夫人。学者考证,王羲之悲痛万分的《姨母帖》就是他悼念卫夫人之作,“顿首、顿首”“奈何、奈何”,见者足感其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