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拳又叫意拳,本名意拳,我们师爷王芗斋先生说,为什么叫意拳呢,因为它在“精神”、在“意感”、在自然力之修炼。不讲蛮力。不讲套路。
大成拳是他老人家闯荡大江南北将各门派精华汇集在一起,共冶一炉,并根据哲理将其升华总结形成的。大成拳第一点,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身体健康。只有身体健康才能进行各种事业的活动。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我们所有的利益和生活空间,都将没有了。
第二再说自卫、技击。在这个意义上讲,技击是末技。大成拳应用了中医学、力学和哲学。力学的原理大家伙儿都很明白,物体的作用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那一小石头子儿扔在玻璃上,玻璃不会碎,但是换一块砖头扔上去,玻璃就会碎,这是因为质量大了(意拳增加质量的办法就是求整),仍是小石子儿,用弹弓射出,玻璃也会碎,因为加速度大了(意拳求速度的办法就是丹田高压)。所以质量(物重)加“速度”形成了打击力和破坏力。
关于医学,黄帝内经素问篇谈到“提挈天地,把握阴阳,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把握阴阳就是指气血要平衡。人体阴阳大体平衡,就不会产生大病。所以时刻要使身体保持平衡。中医里还讲“主明、主不明”,大成拳养生桩讲,通过站桩使人的大脑得到安静的修养,使之清楚。站桩过程中会出现“打嗝”、“出虚恭”就说明身体正在得到调理,调理清浊升降。站桩还能够促进人体内部的微循环,使病变部位的到调理。还能够培养“元气”,使身体元气壮旺邪不侵正。
哲学的应用,最主要的就是“矛盾”观点的应用,事物都是矛盾的,矛盾的各方面合理的统一在一起,就形成一个整体。如音乐由高低音组成,绘画表现了远近、疏密、浓淡的和谐美,还有螺栓和螺母,必须拧紧(矛盾)才能固定物体等等。所以说矛盾构成了世界。武术里的矛盾就是“争力”。争力就是一个物体同时做相反方向的力量。意拳争力有前后、上下、左右争力。三维争力能使人体完整起来。从三维争力升华就形成“浑圆”。争力是使人体得到“一致”的手段,不是目的。
要练争力,但争力又不是练习的目的。比如在做前后争力的练习时,身体做前后的运动,但手臂并没有因为有身体前后的运动,而出现前伸、后拉的相对于身体的位移,而是手臂与身体形成一个整体,运动起来一致了。这就是相争的结果。这种“一致性”就是“合”,说明身体各部合在一起了。而且是因为相争而合在一起了。所以“争”是为了“一致”,为了“合”。左右矛盾,假设从小臂上到腰间各系一条松紧带,用两臂张开,将松紧带撑起来,做左右的拧裹争力。要有裹,那条腿在前面就往那面裹,一裹就有了,左右运转时两边的松紧带要一直撑起有拉力。通过争、拧、裹使身体的两侧相合在一起。
有人说,用两臂左右对拉,肩撑肘横来做左右争力对不对,我说:不对!这样做只是两点的争,而我们这里的左右一拧是左右两面的相争。做时要轻柔、缓和动作可以越来越小,转动时由推到腰拧。往左时有往右的力量,有左就有右,往右同理。上下争力(插托),手与脚之间各系一根松紧带。手上举把松紧带挑起来,带着拉力划前后的园圈,与脚底下发生联系,争的联系。刚开始圈大一些,慢慢的越来越小,不要单独地用胳臂做,要从腰上、腿上、身上去做,这样,使我们的上下因为相争而联系在一起。再把前后、上下、左右的争力同时做出来,左右一裹就统一起来了,形成六面浑圆技击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