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半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理解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7 15:08:50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1]),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半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理解(1)

经典的一句话

坎坷的成长之路

说起范仲淹,大家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因为他的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实在太过著名了,千百年来,不知道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盛而奋斗。

而能写出这句话的范仲淹,本身就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范仲淹的成长之路是充满坎坷的。两岁那年,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谢氏无依无靠,只好改嫁到一个姓朱的人家,于是幼年的范仲淹只能改姓为朱,名叫朱说。

小范仲淹非常有志气,他不愿多花家里的钱,就跑到附近的寺院里读书。每天晚上,他会煮一大碗稠粥,第二天粥凝固后,便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就着腌菜各吃两块。深夜读书时困倦了,范仲淹就用冷水洗面激醒自己,继续苦读。

后人非常钦佩范仲淹的苦读精神,于是便有了一个成语“断齑画粥”,“齑(jī)”就是腌菜的意思。

就这样过了差不多三年,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范仲淹终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这让他深受刺激和震动,便发誓要重振范家,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于是,简单收拾了行装,他便含泪告别母亲,孤身一人前往当时的最高学府——应天书院学习。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半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理解(2)

虽然在应天书院是“公费读书”,但生活费还得学生自理。范仲淹的生活依然过得非常艰苦,经常吃不上饭。有一位“富二代”同学想要帮助他,送来了很好的饭菜,但他却一口不尝,任由食物馊掉。同学怪罪起来,范仲淹解释说:“我过惯了吃粥的苦日子,要是突然吃了这么好的东西,以后怕是吃不下粥了。”

值得一提的是,范仲淹尽管后来做了大官,却始终保持着清苦俭约的作风,并将此作为家风传承下去。

据说有一天他留一位客人吃饭,客人吃过饭后逢人便说:“范丞相的家风变了!”人们询问其中原因,客人解释说:“从前他穷的时候,只吃几根咸菜,如今居然加了两小块肉,不是家风变了吗?”人们听了,笑得合不拢嘴。

范仲淹就这样坚持苦读,别的同学有时看花赏月、寻欢作乐,他却只和书本为伴。关于他的志向,据说有人曾见过他在庙里卜卦,先是询问自己能不能当上宰相,接着又询问自己能不能当个好医生。在范仲淹看来,宰相可以强国富民,医生可以治病救人,只有这两项职业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这就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由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半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理解(3)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过了几年,迷信道教的真宗皇帝率领百官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经过了范仲淹读书的城市,全城人都轰动了,争先恐后去看皇帝,只有范仲淹一人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读书。

有个要好的同学特地来提醒他不要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范仲淹只是随口说了一句“将来还有再见的机会”,便头也不抬地继续读书了。果然,第二年他就中了进士,近距离见到了皇帝。

放榜的时候正是春天,新科进士们春风得意,跨着骏马在鼓乐声中游街,范仲淹更是百感交集地写道:

长白一寒儒,名登二纪余。

百花春满路,三月雨随车。

鼓吹迎前道,烟霞指旧庐。

乡人莫相羡,教子读诗书。

知识改变命运,经历了这么多坎坷的范仲淹,终于有机会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了。不久,范仲淹被朝廷任命为官,他立即将母亲接来赡养,并恢复了范姓,从此开始了近四十年的官宦生涯。

镇守边关“穷塞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半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理解(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