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企业家一样,进入了资本市场,高德康也有了开疆拓土的野心。不再满足“一辈子只做羽绒服”的目标,为了在男装、女装、童装、校服等服装品类分一杯羹,他成立了非羽绒四季化服装业务部门,收购了杰西和邦宝等服装品牌。
另外,高德康还把眼光投向海外,1999年率先进入瑞士,然后还成功进驻俄罗斯、意大利、美国、法国、日本、蒙古等市场。波司登旗舰店遍布全球72个国家。2003年,波司登实现出口8000多万美元。
意气风发的高德康,豪掷3亿,在英国买下一栋大楼,开设了首家海外高端品牌旗舰店。
2011年,波司登的门店数量累计14435家,达到最高峰。2014年,波司登开始下沉市场,在全国开出了2560家门店,平均1天开7家。
可就在高德康带着波司登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危机降临了。
由于“波司登=羽绒服”的标签太过深入人心,其他四季的衣服都被淹没在众多品牌的汪洋大海里。庞大门店队伍的臃肿,也显现出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潜在的危机还没有来得及处理,2013年,波司登又遭遇了更大的危机。
鹅绒、鸭绒等原材料成本翻倍,ZARA、优衣库、H&M等国外品牌进入国内市场,羽绒服市场被瓜分,波司登不再一家独大。
高德康不得不收缩了多元化的发展路线,采取大面积关店的措施断臂求生。从2013年至2015年,短短三年期间,波司登一口气关闭了包括海外旗舰店在内的超过8000家门店。
03到了2016年,波司登终于停止下滑,营收和净利润才开始缓慢回升。
之后的几年里,波司登开始向高端品牌转型。
在拓店策略上,开始向一二线城市倾斜。在品牌升级方面,悄悄模仿加拿大鹅。模仿它的简约设计,模仿它赞助电影文化产业,模仿它限制产能。
为了与加拿大鹅对标,波司登采取的是提价策略。2018年,波司登羽绒服全面提价,涨幅在20-30%,其中高端产品线涨幅超过30%。主力产品价格在1800-2000元之间。2019年,波司登1800元以上的产品销量占到了20%。2020年,单价在1800元以上的产品销量占到了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