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尾的副作用和禁忌,猪尾巴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7 21:43:09

猪尾的副作用和禁忌,猪尾巴功效与作用及禁忌(1)

猪咬尾症是规模化猪场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是早期断奶的猪群(1~3月龄的保育猪)易发,轻者引起饲料报酬降低,重者造成猪只死亡,给养猪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猪咬尾症的发生原因较复杂,其中与应激关系密切,多种应激原(如环境因素)都可诱发咬尾,还与营养因素、管理因素、行为习性、疾病因素等密切相关。猪咬尾症的发生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一头猪咬同栏猪,第二种是一头猪被同栏猪咬尾,第三种是同栏猪相互咬尾,其中前两种情况较易处理,第三种情况则较难处理。猪咬尾症发生后应尽早处理,否则会出现咬尾恶癖猪,一旦发生则很难制止,找出猪咬尾的直接原因是处理该病的关键。近期,笔者在山东省莒南县某规模化养猪场发现一例猪咬尾症,具有一定代表性,该病例对猪咬尾症的认识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现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养猪场共有6舍保育猪,每舍有20栏,每栏约15头,全部为网床饲养,咬尾症发生在其中一栏。该栏猪群约为75日龄,共有14头保育猪,其中只有1头雌性猪尾部完好,另外13头猪尾部明显被咬,被咬猪轻者尾部结痂发黑,重者伤口严重出血。经过观察分析,确定尾部完好的小母猪是咬尾“凶手猪”,它经常跟在其他猪的后面拱咬尾巴,被咬猪表现出明显的反抗和逃避,而且尾部出血严重的被咬猪一直存在(图1、2)。根据咬尾症的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凶手猪”已经对血液和咬尾产生异嗜,成为咬尾恶癖猪。

猪尾的副作用和禁忌,猪尾巴功效与作用及禁忌(2)

图1 猪群中咬尾严重

猪尾的副作用和禁忌,猪尾巴功效与作用及禁忌(3)

图2 尾巴完好的咬尾恶癖猪

2 治疗措施

该例猪咬尾症的发生属于第一种情况,即一头猪咬同栏其他猪,这种情况比较容易处理。“凶手猪”只有一头,是该病的直接原因,应及时挑出,消除对猪群的危害;对于被咬尾猪,及时用0.1%~0.2%的高锰酸钾液清洗伤口,并涂碘酒防止伤口感染,尾巴感染的用抗菌素治疗。特别注意,“凶手猪”已经成为咬尾恶癖猪,挑出后最好单独饲养;若不能单独饲养可将其放入一个体格较大的猪群中饲养,在恶癖猪鼻孔内喷洒70%的酒精,每天4~6次,连用5天,同时在全部猪尾上涂焦油或鱼石脂软膏,并用来苏儿或含氯消毒剂消毒猪栏,每天喷洒一遍,连喷5天。

3 综合分析

3.1 病因分析

猪咬尾症的发生原因较复杂,包括环境因素、营养因素、管理因素、行为习性、疾病因素等。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通风状况、温度和湿度等,特别是猪舍内蓄积大量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刺激;营养因素主要与饲料营养不均衡有关,特别是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偏低或必需氨基酸缺乏、矿物质缺乏;管理因素主要是规模化猪场的猪栏饲养密度过高,猪只处于相对较拥挤的状态;行为习性主要是正常行为习性的改变,如吸吮、拱地等;疾病因素主要与体内、体外寄生虫感染有关,如体表有虱子、疥癣,体内有蛔虫。因猪咬尾症涉及的原因较多,所以在临床上很难确定具体的病因,这给猪咬尾症的治疗带来难度,找出直接原因或主要原因是治疗的关键。

对于该病例,只发生在一个栏内,而且是一头猪直接引起的,所以发生原因与个体因素(咬尾恶癖猪)具有最密切的联系。因为环境因素、营养因素、管理因素、疾病因素等都具有一定的范围性,而且整个养猪场的养殖环境、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疾病防控等都具有较高的水平,这些因素可以排除在病因之外,所以该病例可能是咬尾恶癖猪的习性引起,个体素质是主要病因。

3.2 危害分析

猪咬尾症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猪尾被吸吮、咀嚼,没有明显出血,受害猪可以忍受;第二阶段是猪尾被咬伤,有明显出血,受害猪对咬尾反抗、逃避。第一阶段对猪群的危害较小,第二阶段对猪群的危害较大,危害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影响猪群采食量,降低饲料报酬,严重影响猪的生产性能;猪尾伤口引起感染,发生猪尾溃烂和化脓,甚至死亡;咬尾给受害猪带来很大的伤害和痛苦,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动物福利。

对于猪咬尾症,与某些传染性疾病相比,发生范围较小,引起死亡较少,对养猪场的危害要小得多。但是关于猪咬尾症的危害,不仅要关注受害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损失,还应关注受害猪的健康和动物福利。及时治疗和处理猪咬尾症,对于改善猪的动物福利具有积极意义。

3.3 预防分析

猪咬尾症的发生原因较复杂,这给猪咬尾症的预防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在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背景下,猪咬尾症是很难避免的。但是,养猪场可以采取某些措施来减缓猪咬尾症的发生,包括改善养殖环境(如温度、通风等),提供均衡营养(如氨基酸、矿物质等),加强饲养管理(如猪群争斗、分群等),满足行为习性(如吸吮、拱地等)等措施。其中,对仔猪断尾是一种控制猪咬尾症的有效方法,可以明显减少猪咬尾症的发生。仔猪断尾一般在仔猪出生时进行,同时进行仔猪剪牙,这种方法在实践中已经广泛应用。

对于该病例,咬尾恶癖猪的个体习性是主要病因,而且整个养猪场的养殖环境、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等都具有较高的水平,所以养猪场采取其他预防性措施意义不大。如果要采取一些预防性措施,建议从满足保育猪行为习性的角度考虑,如栏内放置褥草、旧轮胎、皮球、锁链等玩具,以转移猪群的注意力。

3.4 治疗分析

猪咬尾症的发生主要有三种情况,不同情况应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关键是找出猪咬尾的直接原因。第一种情况,即一头猪咬同栏猪,咬尾的直接原因是“凶手猪”,治疗的关键是找出“凶手猪”并进行隔离,同时对被咬猪进行伤口处理;第二种情况,即一头猪被同栏猪咬尾,咬尾的直接原因在于被咬猪,关键是将被咬猪进行隔离和伤口处理,同时对“凶手猪”和其他健康猪进行药物处理,防止继续发生咬尾;第三种情况,即同栏猪相互咬尾,咬尾的直接原因很难确定,关键是进行分群和全群药物处理,减少咬尾的发生。

对于该病例,主要参考第一种情况的治疗方案,具体见前面“治疗措施”部分,可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4 讨论

4.1 关于猪咬尾症中应激问题

随着规模化养猪的快速发展,应激的发生越来越多,给养猪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猪咬尾症发生与应激关系密切,多种应激原都可诱发咬尾。如果圈舍的温度、湿度、通风、有害气体浓度、噪声等环境条件不适宜,就容易发生应激而引发咬尾症。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猪所需的营养全部依赖饲料,当饲料营养不平衡时,尤其是缺乏某些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猪群出现应激而引发咬尾。其他应激因素,如转群、换料等,也会引发咬尾症的发生。应激可以影响猪的行为,引发较多的异常行为。如果处在猪舍环境恶劣、营养缺乏等长期的慢性应激时,动物就会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猪咬尾就是其中的一种。在养猪生产中,多种应激是猪咬尾症发生的重要原因,减少应激发生对于猪咬尾症的预防有重要的意义。

4.2 关于猪咬尾症中行为习性问题

猪具有某些正常的行为习性,如吸吮、拱地等,而这些行为习性与猪咬尾症的发生有关。吸吮是猪的一种天生行为,出生时就具备,哺乳期尤为强烈。在现代化养猪生产中,猪的饲养周期缩短,实行早期断奶(如21天),断奶后仔猪吸吮行为依然强烈,当不能进行吸吮时便会寻找其他吸吮对象,如尾巴,逐渐地将吸吮行为变为咬尾行为。猪的拱地行为也特别强烈,把猪放在水泥圈舍或网床,不能拱地,又没有杂物,当不能进行拱地时就可能诱发咬尾。猪具有一定的探究行为,当生活环境单调时,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事物( 其他猪摆动的尾巴)吸引导致咬尾现象。猪模仿能力很强,当猪群刚发生咬尾时,要及时发现并控制,否则其他猪便会模仿,很快蔓延到其他猪。

现代的规模化猪场,饲养条件与天然条件差别极大,严重影响了猪的许多正常行为习性,这导致了一些异常行为的出现,其中就包括咬尾。在动物生产中,异常行为的出现往往是疾病的表现,所以要做好动物的行为监控,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动物行为学在动物生产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生产过程中如何利用好动物行为习性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如发酵床很好利用了猪的拱地行为习性,既满足了猪的行为需求,又解决了翻床问题。

4.3 关于猪咬尾症中动物福利问题

动物福利已经成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保障动物福利是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动物福利措施有助于改善动物的健康状况,而动物健康可以保障动物的生产性能。咬尾给受害猪带来很大的痛苦,像该病例的受害猪,伤口刚止血开始结痂,又被咬伤,一直处于受伤的状态,受害猪对咬尾表现明显的反抗、逃避和厌恶。咬尾已经严重影响了受害猪的动物福利,而这种福利影响直接降低了猪的生产性能,给养猪场带来直接经济损失。在动物福利中,疾病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通过治疗或控制疾病可以很好地改善动物福利,保障动物生产性能的发挥。行为习性也是动物福利的重要内容,满足动物的行为习性有利于动物的健康,如栏内放置褥草可以满足保育猪拱地的行为习性,从而减少猪咬尾症的发生。保障动物福利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畜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议题,而改善动物福利也必然成为养殖生产者的工作内容之一。

4.4 关于猪咬尾症治疗问题

猪咬尾症发病原因很复杂,预防效果不理想,合理的治疗是当前控制该病的最有效办法。根据猪咬尾症的三种情况,在治疗时尽早进行分群或隔离是最重要的措施,分群的依据可以参考猪尾的好坏,猪尾完好的分为一群,猪尾被咬的分为一群。通过这种分群,第一种情况的“凶手猪”和第二种情况的被咬猪被隔离了,再配合药物处理,可以得到很好控制;对于第三种情况,也可以缓解咬尾,得到较好控制。此外,猪咬尾的控制还需药物的配合治疗,选用的药物通常有四类:第一类是处理伤口的药物,如高锰酸钾液、碘酒、抗生素等,主要作用是抗继发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第二类是刺激气味强的药物,如焦油、鱼石脂软膏、含氯消毒剂等,主要作用是干扰猪的味觉控制或减缓咬尾;第三类是营养性的药物,如维生素(维生素A、E等)、微量元素(铜、锰、硒等),主要作用是补充营养,减缓咬尾;第四类是抗应激的药物,如安定剂、镇静剂、中草药制剂等,主要作用是减少应激,减缓咬尾。具体药物的选择,需要根据发病情况而定。

4.5 关于猪咬尾异嗜癖问题

咬尾是猪异嗜癖的一种表现,猪个体的异嗜程度不同,严重者发展为恶癖,一旦发生咬尾恶癖则很难制止,如第一种情况的猪咬尾症“凶手猪”往往是恶癖猪。在猪咬尾症第二阶段,猪尾受伤流血,猪舔食血液,对血液产生异嗜,进一步促进咬尾的恶化,最终发展为咬尾恶癖。所以尽量在猪咬尾症第二个阶段之前发现“凶手猪”并隔离,防止发展成咬尾恶癖猪,这对于控制猪咬尾症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猪业》杂志旗下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名称:猪业资讯

微信ID:zhuyezixun

欢迎加入中国猪业杂志QQ群交流:179870937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