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第13集:皇城司抓了一个辽国间谍。
为什么《梦华录》里萧钦言、齐牧都对顾千帆各种拉拢?
因为顾千帆手里掌握大权。
他是皇家的特务机关负责人,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和亲信,皇帝需要顾千帆和皇城司监察百官,萧钦言和齐牧需要顾千帆手里的情报,拉拢政治势力,掌控百官把柄、打击政治对手……
02
身为“皇城司一把手”的顾千帆
手下有多少人?
《梦华录》第27集一开头,顾千帆升任皇城司一把手,给陈廉等皇城司官员训话,下面站着大约20位下属。
你猜,顾千帆的下属大约有多少人?
答案是,至少1500人!
《梦华录》第27集:新官上任的顾千帆训诫大约20名下属,但其实,顾千帆至少有1500名下属。
皇城司的人员构成,大概可以分为官、吏、兵三种。
先说说皇城司的长官——皇城司的高管层。
皇城司的长官,一般由武臣或宦官充任。也就是你在电视剧中看到,顾千帆还有一个顶头上司——雷敬。皇城司一直由宦官雷敬主持工作,直到后来顾千帆升职,成为皇城司一把手。
在电视剧中,皇城的长官只出现了2个人,皇城司使雷敬、皇城司副使顾千帆。
但实际上不止。
宋初,皇城司长官的编制为4人;
到了真宗的儿子——宋仁宗一朝,皇城司长官的数量急剧变化:最初定额3人,后又上升至5人、6人、9人。
再后来,皇城司高管层的人数越来越多,具体变化我们下文再说。
再说说皇城司胥吏——皇城司的中层。
按照现代大型公司的人员架构,我们把皇城司的“集团公司总部各职能条线”都划归皇城司的中层,以区别一线执行人员。
在史籍中能够找到的吏员岗位及编制人数包括:
北宋时,勾押官、押司官各1人、前行4人、后行6人、勘契官2人,总计14人;南宋时皇城司胥吏数量大大增加至31人。
他们负责皇城司指令的上传下达、联络沟通、条令簿册管理、职员考核表彰等等。
反映在电视剧《梦华录》中,大约就是陈廉等一众吏员。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想起了《水浒传》里的“宋押司”,是的,宋*是在郓城县县衙当文书的小吏。
《水浒传》里,宋江总是被人尊称为“宋押司”。
这些胥吏和科举出身的政府官员、净身入宫的官宦不同,尽管他们获得皇城司的工作,也需要经过招募、考核、层层选拔,他们也有胥吏专属的晋升之路,但和其他部门的胥吏一样,皇城司胥吏地位特别低下。有道是,富者不为吏,而为吏者皆贫。
再说说皇城司的司兵——皇城司的一线员工。
在两宋,皇城司的司兵,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亲兵,其编制与禁军大致雷同。
和现代“排、连、营、团、师”的军队编制类似,宋代也有其军队编制:
100人为“都”,都的长官叫“都头”(武松被尊称为“武都头”,大约就是管理100个兵的领导,相当于现在一个加强排);
5个都为“营”,1“营”也叫1“指挥”,指挥的长官叫“都指挥使”,也就是说,1营或1指挥,大约有500人;
5营为1军,1军大约2500人,军的长官叫军都指挥史、军都虞侯;
10军为1厢,1厢大约25000人。
按照史料记载,北宋初期的皇城司的司兵——“亲从官”,有3个指挥,按此计算,单单亲从官就有1500人。
但实际上可能不止。
和皇城司长官的数量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城司承担的特务工作越来越繁重,亲从官的数量也从三指挥增加到神宗时四指挥、北宋末年徽宗时五指挥……,总人数不断增加,甚至1个指挥的人数上限也突破了500人的限额,达到了700人。
皇城司兵额最高峰时,大约有8000-9000人,最少时也不低于3000人,即使在京城,也活动着众多的皇城司兵。
《水浒传》里,打虎英雄武松成了阳谷县的“武都头”。
随便提一句:宋代士兵,一般都会在额上、手腕上、手臂上刺字,以标记自己的身份;皇城司的士兵,也会在身体上刺字,但为了便衣侦查时不暴露身份,他们刺字的部位是——大腿。
03
身为“皇城司使”的顾千帆
是不是皇城司的一把手?不一定!
电视剧《梦华录》中,顾千帆在刚出场时的职位是“指挥使”,因工作出色,先晋升为“皇城司副使”,再晋升为“皇城司使”,成为皇城司的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