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都知道:污染的切口是不能一期缝合的,也就是说,不能马上缝起来,需要旷置几天,充分引流之后,才能缝合。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老师告诉我们:如果污染伤口一期缝合,会非常容易感染。所以要敞开引流,等过几天,感染控制好了,再二期缝合。
进一步思考一下:为什么仅仅是一根引流条,几块纱布或者油纱的填塞,就能把各种各样高级抗生素都压制不了的感染问题给解决好呢?细菌不是一直都会生长的吗?难道引流几天之后再缝合,细菌就不长了吗?
第一个原因是:自身冲洗
所谓“流水不腐”,一潭死水很容易滋生细菌,流动的山泉是可以直接饮用的。创面也是一样,只要确保体液从血管内渗出,流到外面的敷料上,就能有效降低创面上细菌的含量,起到自身冲洗的功能。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刚受伤的时候,伤口会不断“流水”,感染的时候,也会有很多“水”从创面上渗出来,就是身体在进行自身冲洗,尽可能地把细菌冲到体外去。
外科医生引流的目的在于,通过一些敷料来帮助体液的单向流动,类似于城市拥堵路段的警察,帮助疏导交通。对于一些难以引流的创面,有时为了加强引流的效果,还会使用负压引流装置,通过外力,主动地引流创面上的渗出液。
反过来说,一旦伤口缝合起来,渗出的液体就没地方可去。这时候,如果渗出量少还好,如果量大,就会在皮下形成脓肿,慢慢变大,同时由于脓肿内压力的关系,体液的单向流动变得越来越困难,自身冲洗作用被中断。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发现:脓包的压力都很高,一旦自己破出来的时候,一般都是喷涌而出。脓液流出来以后,伤口反而好得快了,这是因为又可以启动自身冲洗的引流过程了。
所以引流才是外科的第一原则,能把细菌赶出体外,就尽量不要使用抗菌药物把细菌*死,毕竟谁都不希望自己的身体成为一片焦土的战场。
第二个原因是:免疫趋化
体液从血管内渗出到细胞间隙,再到体外的单向流动过程,除了自身冲洗的作用外,还起到了免疫趋化的作用。
什么是免疫趋化呢?简单来说,就是免疫细胞要起到*菌的作用,必须从血管内出来,和细菌进行接触。就像要完成一项工作,必须动手去干,靠眼睛看、靠口号喊、靠脏话骂,都是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的。正所谓“撸起袖子加油干”,撸起袖子是关键。免疫细胞从血管内出来的过程,就叫免疫趋化。
那么,免疫细胞是怎么从血管内出来的呢?一般来说,跟着血浆一起渗透出来,是最省力的方式。这时候,如果组织间隙的压力高,血浆就渗透不出去了,免疫细胞也就只能在血管内看着外面的细菌表演了。
上面两个理由可以解释为什么感染伤口需要引流几天以后才能缝合,但是只要缝合起来之后,不是还是无法引流吗?为什么过几天再缝合,就不容易感染了呢?
所以还有另一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是:免疫应答
经过了几天的时间,免疫细胞大量聚集在了伤口周围,局部的抗感染能力很强,这时候再缝合起来,细菌就不太容易成倍增长。打个比方:如果路上全都是警察,犯罪分子就不太可能形成大规模的团伙。
况且免疫系统经过了几天的锻炼,已经摸透了细菌的规律,可以更加有效地*死细菌了,这就叫“免疫应答”。就像我们看一部恐怖片,连着看个3遍,也就不会觉得恐怖了。
如何判断什么时候可以二期缝合了呢?
上文的三点——自身引流、免疫趋化、免疫应答——都是微观上的现象,靠肉眼是没有办法观察到的,我们该怎么判断火候呢?
这和观察一个人一样,需要通过侧面来了解。
比如创面上的引流情况,我们可以根据敷料上分泌物的量和质地来判断。如果渗出量大、脓性,那么就说明感染的情况还是比较重的;如果渗出量小,质地清澈,说明引流通畅且感染减轻,可以考虑缝合。
根据创面的症状和体征来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伤口周围的红肿消退、患者的热痛感觉减轻,都预示着炎症反应变轻,感染好转。此外,创面坏死组织脱落干净,肉芽组织新鲜,也是伤口适合封闭的表现。
其次,仔细询问病史。
现在很多的医生习惯使用CT、磁共振等先进的辅助检查设备,却忽略了询问病史。但实际上,病史往往和辅助检查同样重要。
比如:创面的污染程度越重,需要引流的时间就越长;伤口感染的时间越久,引流的时间越长。这是因为细菌越多,在创面上繁殖的时间越久,就越适应局部环境,人体的免疫系统,要彻底根除它们,难度就越大。对于长时间迁延不愈的伤口,有时甚至需要使用一些激素类药物,来调节局部的免疫反应。
最后,还要参考病人的既往史,如果患者有糖尿病等累及血管神经的疾病,或者口服激素等免疫抑制剂等药物,那么二期封闭创面的时机就更加要慎重一些。
后记
这个病理过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假如人生中遇到了过不去的坎儿,不要硬来,耐心等待一下,就算客观的困难不会变小,起码你会慢慢适应这个过程,有些事情操之过急,反而适得其反。
所谓“事宜缓成,事因急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