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吐音时要控制“风门”,使气路集中,上下嘴唇不要抖动;
2.舌尖向前撞击时,只能稍稍伸出齿顶至唇边,不允许舌尖伸出唇外。因为舌尖伸出唇瓣会使笛声变得沉闷、僵硬、沙质而失去弹性和共鸣;
3.尽量不要换气,尤其是要防止再吐一口气,这样不仅会疲劳,还会影响舌头运动的速度;
4.要准确吹出音符的时间值;
5.练习吐音时应加强对小腹的控制。
二、单内吐
“单内吐”也可称为“轻吐”。与外吐不同的是,舌头伸缩的距离和外吐的位置不同。它的发音比外吐音更圆润,更柔和,更有弹性。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说单吐就像是木锤敲锣,那么单吐就像是裹着棉布的锤子。单吐的练习方法是先在嘴里发出“库、库”。这个时候你会感觉舌头的扩张范围缩短了。不是你的舌尖碰到你的牙齿和嘴唇,而是你舌头的前半部分轻微地碰到你的上颚。单吐适合轻快跳跃幽默的音乐。在练习的过程中,也要由慢到快,低音到高音。
此外,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口型不能改变,吐音时要一直保持原来的口型;
2.和单外吐一样,不太多换气;
3.舌头的动作应该最小化;
4.使每次吐出的声音强度相同,时间值准确;
三、气吐
“气吐”也是单吐音的一种,没有“单外吐”和“单内吐”用得广泛。但是,偶尔在一些音乐中,却能产生一种清新的感觉。
练习方法是:首先练习小腹动作和气息冲出动作的协调性。突然小腹收拢,气息压出。气流一出来,好像日常生活中我们吹的都是灰尘。我们把脸颊伸进去,使劲把舌头向后拉。气流冲出时,嘴里发出“呼、呼”的声音。依靠小腹的运动吸气,从肺部和口腔压出气息,直接送入吹气孔。呼气不适用于快速短语,常用于慢速单音节和单因开头的第一个音。
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气流要集中,同时也要强劲;
2.舌头回缩时,只能扩张下颌,不影响口型;
3.小腹的动作不能太大,同时也不能太松,要保持必要的控制;
四、唇吐:
“唇吐”的吹奏法是上下嘴唇并拢,同时收紧脸颊,然后随着口中的气息推开。就在上下嘴唇分开的时候,会发出“普、普”的声音。这样吹笛子叫“吐唇”。唇吐在民间表演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在一些戏曲的伴奏中。其特点是发音清脆、流畅、干净。
练习唇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上唇和下唇不能分开或闭合太多;
2.上下嘴唇要自然分开结合,口腔肌肉要放松,不要太紧张也不要太用力;
3.气息冲出时,力度要均匀,尽可能密集地将气息从风门送入吹孔,以免浪费力量,影响音质;
4.每次呼吸的流出量都要控制,气量一定不能太大。因为音量太大,发音必然很响,改变了音质,失去了唇吐应有的效果和作用;
5.吹奏唇吐音时,小腹保持控制,不能动。把储气的位置抬高到胸腔,以缩短气体的运动路线,减弱气体的冲击。
以上单吐技术,可以从音阶开始,从低音到高音,从慢到快,循序渐进地练习。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曲谱和段落进行练习。还可以使用各种单吐技巧进行吐奏,演奏同一个曲子,让你体验和识别各种单吐技巧的不同特点和演奏方法。
第五、双吐
双吐是在单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单吐快一倍,可以完美的进行快速连续吐,产生非常好的表演效果。
单双吐与单吐一样,双吐可分为两种类型:内吐和外吐。
双外吐作用
在单吐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喉头动作,即当嘴刚发出“吐”音,舌尖一缩,喉头立即发出“苦”音,连续播放“吐苦,吐苦”,成为“双向外吐”练习中发音的第一个练习。找到正确的发音位置后,在笛子上慢慢摸索练习。同时要从第三孔的低音开始,然后逐步练习其他的低音和高音。双吐的特点是能快速吐出强音、暂停音和欢腾、温暖的乐句、段落甚至完整的音乐。它是竹笛演奏中非常重要的技能之一,用途非常广泛。
(1)双吐有几点需要注意:
1.单外吐所忌的一切毛病,“双外吐”也应该避免。
2.要特别注意第一声“吐”和第二个因“苦”的强度要相等,不能一个比一个轻;
3.练习时,保持必要的控制,尽量不要晃动;
(2)双内呕吐:
也是在单吐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舌头动作形成的。当舌头的第一个动作在口中发出“区域肯”音时,舌头的第二个动作在舌头的后半部和上颚之间发出“库”音,通过向外的气息冲动,这样连续奏“吐库、吐库”才是双内吐的正确发音方法。双内吐比双外吐更柔和圆润,最适合演奏轻快幽默的曲调。双内吐比双外吐更难掌握,因为需要舌尖后缩,增加了对脸颊和嘴巴的控制。刚开始练的时候,容易酸酸,容易嘴唇发麻。初学者只要不怕这个,努力练习,很快就能过这个关。在实践中,我们应该从低音的“1”开始,逐渐转向高音和其他声音。同时一定要稳扎稳打,慢慢练,才能正确掌握舌头的动作。
可以为初学者提供以下几点:
1.在你没有找到正确的舌头动作和发音之前,不要吹竹笛笛。这样就会忽略动作的准确性,久而久之就会发展出很多问题,给以后的改进带来危害。
2.尽量把舌头收起来,尤其是练习的时候。越是觉得舌头累,越是要注意这一点。
3.双外吐和双内吐的根本区别在于舌运动的大小不同,不同大小的舌头运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前后舌头运动的运动距离不同。
我们知道,双外吐第一个动作的发音是“吐”,来自舌尖碰到牙齿和嘴唇,位置很靠前;第二个动作的发音是“苦”,来自舌根,很靠后。这延长了舌头移动的距离,扩展了舌头的活动。正因为如此,双外吐特别强烈。就像大家都知道的,确实只有把拳头收回来再打,才会有力量。但由于两个音的发音部位比较接近,而且舌头运动的距离短,舌头的运动幅度小,所以发音比较柔和、圆润、轻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