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读一读苏辙的《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北宋: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这首词写于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比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刚好晚了一年。苏东坡头一年还希望能够“千里共婵娟”,第二年兄弟二人果然在徐州团聚,共同赏月过中秋。只是这次中秋过后,苏辙就要去河南赴任,于是兄弟二人依依惜别,苏辙随即在临别前写下此词。
在分析这首词之前,必须指出,苏辙曾多次奏请去离哥哥更近的地方任职。在苏轼身陷囹圄之时,苏辙更是四方奔走,主动照顾起哥哥的妻儿。如果说苏轼对弟弟的兄弟情已是令人动容,那苏辙对哥哥的情谊,则显然要更为实际。
这首词,虽没有东坡词的浪漫,却也丝毫不减深情。上片首句,就发出“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的感慨。苏轼兄弟俩已经有七个年头没有一起过中秋了。第二句“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就在去年兄长对月愁叹之时,苏辙何尝不是一样的惆怅呢?
因为分别太久了,如今却能够一起过中秋,怎么不让人欣喜。“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一个“岂意”,表达了弟弟心中无尽的欣喜。而泛舟清河,鼓乐歌吹,尤其是那一曲《凉州》,更是令人欢喜陶醉。
然而这毕竟是一首离别之词,所以在下片中,即将分别的忧愁还是挥之不去。苏辙说“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为什么如此美好的月色却不肯为人多停留一些时间。 今夜的月下美酒间的团聚,明夜就将是孤帆水驿,词人用今明两夜的对比,道出了心中的无限伤感。
最后,苏辙用王粲望乡的典故来比喻以后的自己,而所谓的故乡,在苏辙而言,或许并非眉山老家,而是自己的兄长苏轼那里。有亲人才有家,才有乡愁和眷恋,大抵便是如此吧。
令人无限唏嘘的是,兄弟二人自这次离别后,命途开始变得异常坎坷和崎岖,相聚的机会也是少之又少。不过他们的兄弟情,却如在这两首《水调歌头》一样,名标千古,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