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机、瞄准、击发 这是很多少年的梦想
一战起步,空战时代到来从1914年10月,法国“瓦赞”307式飞机用侧面安装的哈奇开斯机枪击落德国“阿维亚蒂克”双座飞机开始,到1956年AIM-9B“响尾蛇”导弹取得首个战果结束,42年间,机枪与机炮是空战的绝对主角。尽管今日机炮已沦为空战武器中最不起眼的那个,绝大多数四代战机(F-22、F-35、苏-57)仍未将其舍弃。【军武研究员】系列文章将为您呈现百年来,航空机炮(枪)的发展历程,并介绍其中典型代表。
一战到二战 逐步由机枪过渡到机炮
军事上,一般将20毫米弹丸口径作为枪与炮的分界线,低于20毫米被称为枪,如56式14.5毫米高机,20毫米及以上,被称为炮,如厄利空20毫米高炮。空战初期,受飞机动力限制,机身强度和装甲防护有限,中口径机枪(常见有7.62、7.9、7.7)即可胜任,随着技术发展,大口径机枪也被搬上飞机。经过1930年代局部冲突,军队对更大口径航空武器提出需求,飞行员也发现空战中无需将敌机打爆,打着即可(进而引燃油料和弹药),20毫米是有效引燃飞机油料的最小口径。于是,二战前,多个欧洲国家已列装瑞士厄利孔和法国西斯潘诺20毫米机炮,穿甲燃烧、*伤爆破燃烧等具备燃烧效应的炮弹被大量应用。
二战中后期 拦截轰炸机成为德国空军首要任务
二战爆发,机炮快速发展二战初期,德国空军使用的机载武器是7.92毫米MG15、MG17机枪,13毫米的MG131机枪,以及厄利孔20毫米MG-FF机炮。1940年5月至1945年4月,近5年间,盟军对德国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略轰炸,护航与拦截成为欧洲空战的主要内容。轰炸机的结构较战斗机更为坚固,要击落盟军4发重型战斗机,需命中n发12.7 毫米枪弹,为战斗机配备大威力机炮成为当务之急,1942年德国航空部提出20毫米是空战武器的最小口径。德国确实在拦截战斗机和机载武器方面花费大量心血,战时共研发16种20毫米以上口径机炮,20毫米MG151和30毫米MK-108机炮成为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