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火神M61
雄鹰利爪:永远的火神M61
50年代的空战,棋逢对手的米格-15与F-86是最大看点,“米格走廊”上,面对火力强大的米格-15(1门N-37型37毫米炮 2门NR-23型23毫米炮,备弹40 80X2=200枚),火力还停留在二战水平(6挺AN-M3 型12.7毫米机枪,备弹267X6=1602发)的F-86丝毫占不到便宜,1枚37毫米或2枚23毫米炮弹就能击毁一架F-86。
米格-15火力组合
空战结果让自诩世界第一十分没面子,之后美军在机炮方面花了很多功夫,于是就诞生了一款截至目前最经典的机炮--M61“火神”。M61沿袭了美军自二战以来坚持的小口径、高射速、多备弹之路,采用6管加特林原理,配备2个驱动马达,为炮管和弹鼓提供动力,射速高达6000发/分。从此美军机炮进入加特林转管炮时代,并诞生了炮霸GAU-8,装备A-10攻击机,在海湾战争中大显神威。
吊装机炮
转膛双雄:BK27与GIAT30
二战后期,战斗机飞行速度大幅提高,空战中交汇的时间非常短暂,提高射速和增大机炮口径变得同等重要。12.7毫米机枪之所以在美军站稳脚跟,超过1000发/分的射速是一大优势。传统滑动机心式机炮射速提高潜力有限,德国工程师另辟蹊径研发了MG213C型转膛炮,理论射速高达1200发/分,几乎是当时最靠谱的20毫米MG151机炮的2倍。转膛炮有一个可以旋转的弹膛,射击时火药气体带动鼓轮旋转,鼓轮上的炮弹对准炮管即可击发,原理与左轮手枪相似。
毛瑟BK27
尽管MG213C研发时间较晚,并未大量装备,但其设计给后人很大启发,转膛机炮家族先后诞生了美国20 毫米M39、英国ADEN阿登、法国德发和瑞士厄利孔302RK等航空机炮。1976年,德国毛瑟公司开始为狂风战斗轰炸机研发新一代单管转膛炮,定位“四高”--高初速、高射速、高精度、高可靠性,1979年研制成功,这就是毛瑟BK27。为配合阵风项目,法国武器工业集团于1988年研发了GIAT基亚特30M791单管转膛机炮(别名德发791B),改用7条膛线和电子击发装置,创造了2500发/分的单管射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