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表面有泡咋解决,馒头起泡咋解决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05:35:51

馒头制作的工艺及技术刨析:

馒头制作工艺过程:

文|糕饼资深工匠杜德春

一:馒头面团调制技术

馒头面团调制又称为“搅面”、“和面”、“混合面团”、“调粉”、“搅拌”等。

其主要作用为两个方面:

①各种干湿、强弱原辅料混合搅拌均匀并发生相互作用,即若沙子水泥、与水的混合;面团混合是蛋白质与淀粉以及水三者介质的混合骨架。

②面粉吸水,麦胶与麦谷蛋白、以及直链与支链淀粉的结合;生成面筋并形成网络结构,进而得到伸展,最终形成一定性状的面团;便于面团的韧性、弹性、可塑性、延生性、延展性得到很好的工艺塑性。

详情笔者原创《面粉中的淀粉与蛋白质在各种水温度下的变化》。

蛋白质的变性:

蛋白质的吸水性则根淀粉相反,常温下,不会发生变性(指热变性),吸水率高,水温在30度时,蛋白质能结合150%左右的水温,经揉搓,便成柔软而有弹性的胶体组织-俗称面筋;但水温升至50-70度以上时,蛋白质就开始热性变,逐渐凝固,筋力下降,弹性合延伸性减退,吸水率降低,只有粘度稍有增加。即温度越高,蛋白质变性越大,筋力和亲水性更加衰退。

也就是说在面团饧面阶段、蛋白质喜欢10-40℃温度的条件,它就开心;若60-100℃温度,它就不开心。

淀粉冷暖知多少:

面粉的淀粉,在常温条件下,其性质基本不变,吸水率低,水温在30度时,淀粉只能结合30%左右水分,颗粒也不膨胀,仍能保持硬粒状态;水温在50度左右时,吸水和膨胀率还很低,粘度变动也不大,但水温达53度以上时,淀粉的性质就发生明显的变化,即淀粉溶于水而膨胀糊化,水温越高,糊化程度越高,吸水量也就越大,且淀粉颗粒膨胀至原体积的几倍。即淀粉溶于水中,产生粘性,水温越高,粘性也越大。

淀粉30度时能结合30%水,60度时,膨胀率与糊化程度及吸水率发生阶梯式跃变;温度高淀粉分子颗粒膨胀原体积的多倍 且淀粉溶于水中,产生粘度 粘性越大,(遇热胶粘,遇冷胶凝)。

淀粉的性格:

30℃吸水率30%

40℃吸水率40%

50℃吸水率50%

53-60℃ 吸水率增加自身吸水率的二三倍(淀粉分子裂变)。

和面当根据实际情况,保证足够的强度和时间,达到最佳面团阈值状态。

二:面团发酵工艺

面团发酵有持有气体、形成网络组织、增殖酵母、蠕动面团、产生风味、增加营养的作用。

传统的馒头制作工艺非常重视面团发酵,要求将面团完全发起。因此,现今许多个体馒头生产企业仍采用老面发酵工艺。然而,过度的发酵可能使面团产酸过多,由于工艺条件的难以控制,新兴的馒头企业往往采用快速发酵或面团不发酵的生产工艺。但是,不发酵与不醒面而导致成本增加、外观较差,且馒头失去了传统的风味和口感,实践证明,战斗力竞争力较差。

三:第二次调粉

面团发酵后应适当加入面粉和剩余辅助原料再进行认真的和面;对于需要风味的衍生可以后期勾兑部分加好碱面的天然老面,如此、风味麦香更加浓郁。

经过发酵,面团中的酵母需要的营养和氧气消耗将尽,对于后边的醒发十分不利,因此应适当添加营养并搅入新鲜空气,对于麦香浓度与酒香浓度具有重要意义。

对酵母生长不利的添加物,譬如盐、油、糖等,在第二次和面时加入会降低对发酵的影响。

加入pH调节试剂,避免面团过酸而对产品的影响。

调节面团的松弛状态和粘性,有利于成型操作以保证产品的形状。

四:面团揉制

和面后成型前,一般必须经过面团揉制揉圆工序,以保证馒头的组织结构与细密度和外观。手工成型时必须用揉压机或手工揉面。馒头机成型时,喂料斗内的螺旋挤压和搓辊的扭搓已较好地完成了面团揉制,故不需要另设揉面工序。

揉面能使面团中的气体排除,结构细密、组织细密,从而使产品表面光滑,色泽洁白,还能够避免馒头表面产生气泡。

揉面应达到面团表面光滑,内部细腻为止。

预醒面、在20°温度下自然醒发15-20min;所发酵馒头会更加饱满持气强度增减;以及颜值与饱满度明显增大。

五:成型与整形(造型)

面团揉制完成后,为使馒头产品保持外观挺立饱满,避免在醒发和蒸制过程可能使馒头坯扁塌,将切好的或搓好的馒头坯适当整形是非常必要的。圆馒头定量分割与搓团成型,方馒头搓条刀切成型。家庭馒头手工成型,即用手将馍坯揉搓成一定形状并尽可能使表面光滑;馒头生产线中,一般在馒头机后边安排一台馒头整形机,即“搓馍机”用于馒头坯的搓高和搓光。

六:馒头的终端发酵醒发

醒发又称为最后发酵,是馒头生产必需的重要工序。醒发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使馒头达到一定的体积、外观和内部组织结构。

醒发应掌握温、湿度和时间:在较高的温度(35-40℃)醒发有利于快速发起,减少馒头坯变形。但温度不能超过42℃,以防酵母高温失活。

湿度控制应掌握在坯表面柔软而不粘手为好;一般相对湿度75%-85%;醒发时间为30-80min.(酌情而定)。

七:馒头的成熟蒸制

馒头可以在蒸柜、蒸车、蒸箱、竹蒸、蒸锅、蒸笼中蒸制。

常规100°,30-40min;带有气压的蒸器则要匹配合理的气压与时间;蒸制过程容器内保持微压状态和气体的循环,以确保蒸制的温度。保持容器密闭,还要保证有气体的适量排出以及蒸汽不断进入蒸屉。通入的蒸汽压力不宜太高,防止露水直接溅于坯表面而造成局部烫死。

馒头制作工艺

馒头是我国特有的面制发酵食品,在我国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过去,馒头制作多以家庭、作坊为主,生产发展很慢。近年来,随着主食品加工社会化的需要,馒头生产在机械化、冷冻冷藏、速冻保鲜、保藏等方面已取得一定进步。

1:原料

① 面粉:采用中筋粉;低筋面粉与中高筋面粉勾兑原则。

②发酵种子: 主要为面种、老面、引子、面肥、酒酿、天然酵母、野生酵母、即发干酵母或鲜酵母。

③食用碱: 即纯碱或苏打。

④小分子团水 :GB2760-2014.

⑤糖: 用于制作甜馒头,加糖量约2%~8%。

⑥乳化剂:硬脂酰乳酸钠。

⑦酶制剂:@淀粉酶。

⑧油脂:

⑨馒头改良剂与添加剂:GB2760-2014.

⑩盐或其他原料。

(2)工艺流程与基本配方 馒头生产有面种发酵法、纯老面发酵、天然酵母发酵、野生酵母发酵、酒酿发酵法和酵母发酵法,前者最具代表性,其工艺流程如下:

原料→和面→发酵→中和→成型→醒发→汽蒸→冷却→成品

面团基本配方如下:                         

面粉: 100%

老面 :5-20%

碱 面:0.5-2%

盐: 1%

小分子团水 42%-48%

(3)技术要点

①混合和面: 取70%左右的面粉、大部分水和预先用少量温水调成糊状的面种,在单轴S型或曲拐式和面机中搅拌5~10分钟,至面团不粘手、有弹性、表面光滑时投入发酵缸,面团温度要求30℃。

②第一次发酵 :发酵缸上盖以湿布,在室温26~28℃,相对湿度75%左右的发酵室内发酵约3小时,至面团体积增长1倍、内部蜂窝组织均匀、有明显酸味时完毕。

③第二次发酵:将已发酵的面团投入和面机,逐渐加入溶解的碱水,以中和发酵后产生的酸度。然后加入剩余的干面粉和水,搅拌10~15分钟至面团成熟。加碱量凭经验掌握,加碱合适,面团有碱香、口感好。加碱不足,产品有酸味。加碱过量,产品发黄、表面开裂、碱味重。

酒酿或纯酵母发酵法的和面与发酵,可采用与面包或烧饼生产相同的直接法或中和法,由于面团产酸少,需要加匹配的碱中和。

④成型造型: 多采用双辊螺旋成型机完成面团的定量分割和搓圆,然后装人蒸屉(笼)内去醒发。

⑤醒发醒面: 温度36℃,相对湿度78%左右,醒发时间30-60min即可;若采取自然醒发,冬天约60min,夏天约30-40min。

⑥成熟汽蒸: 传统方法是锅蒸,要求"开水上屉(笼)"即100°;炉火旺,蒸30-35分钟即熟。工厂化生产用锅炉蒸汽,时间25分钟。

⑦充分冷却: 吹风冷却15分钟或40mi后,馒头中心温度为28°采用热包装,包装二次细菌交叉污染。

馒头品质瓶颈常见问题分析

常见且重要的馒头质量问题有:风味欠佳、口感差、馒头萎缩、表面不平整、色泽不好等。

馒头风味

馒头的风味应该具有纯正的麦香和发酵香味,香味足,滋味甜,无不良风味。常出现的问题有:香味不足,后味不甜,有不良风味(酸、碱、涩、馊等异味)。添加剂使用不当、污染有味成分、面粉变质、发酵不好、pH值不合适以及产品腐败变质等都有可能导致风味问题。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解决。

馒头内部结构及口感问题

馒头的口感也是决定质量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优质的馒头应为柔软而有筋力,弹性好且不发粘,内部有层次呈均匀的微孔结构。常见的馒头组织结构问题有:发粘无弹性、过硬不虚 、底过硬 、过虚而筋力弹性差、层次差或无层次 、内部空洞不够细腻等 。

影响馒头组织性的因素主要有:加水量、和面程度、面团发酵、揉面操作、醒发程度等,通过调节工艺参数,可以使馒头的口感明显改观。

馒头萎缩

馒头萎缩是指馒头汽蒸或复蒸时萎缩变黑,象烫面、死面馒头,馒头保温存放时也偶有发生。百姓对该现象无法解释且很奇怪,称之为“鬼捏”,认为不吉利。该现象出现使馒头厂次品增多,而且因消费者复蒸时出现,严重地影响企业的信誉,特别是春节家庭大量存放凉馒头,复蒸时“鬼捏”对消费者心理影响最大。

产生萎缩的根本原因是面筋骨架的支撑力不足所致。当有足够的内部压力和组织强度时,馒头能够保持较大的膨胀度,冷却和降压时,当回缩力大于支撑力时必然萎缩。

防止馒头萎缩应从原料入手,并在工艺上下工夫。和面和揉面都要使面团达到最佳状态,调节面团pH到合适的范围,醒发程度适度,保证蒸制的工艺条件等是解决馒头萎缩的关键。

馒头表面不光滑

优质的馒头应为表面光滑,无裂口、无裂纹、无气泡、无明显凹陷和凸疤。表面光滑与否对于商品馒头的销售影响很大。

常见的馒头表面问题有:裂纹、裂口、起泡等。

馒头裂纹多因为醒发湿度太低所致。可调节醒发湿度加以解决。

裂口可能是因为面团水分过低、面团pH过高、揉面不足且布面过多,坯醒发不足等因素所致。

起泡主要是因为面团pH过低、揉面布面过多、醒发时湿度过大、醒发过度、蒸时气压过高等原因造成的。

馒头色泽不好

优质馒头表皮应为乳白色,颜色一致、半透明且有光泽、无黄斑、无暗点。内部也应为纯白色,组织结构细腻,色泽均一。

常见的色泽问题有:馒头色泽发暗不白、发黄、有暗斑等。

原料质量和添加剂效果是影响馒头色泽的关键性因素,然而工艺操作也非常重要。和面和揉面不足以及面团过酸都有可能导致色泽发暗。碱性大、沾染有色物质、霉变等都有可能使馒头发黄。有暗斑主要是面团加水少,醒发过度所致,当然,馒头萎缩也会出现暗斑。

有的馒头加工点遇到过这种情况:馒头刚加工出来时很好,但冷却后或者再加热会出现收缩现象,也有的在一屉馒头里,会出现个别的馒头个头小或收缩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

馒头表面有泡咋解决,馒头起泡咋解决(1)

馒头表面有泡咋解决,馒头起泡咋解决(2)

馒头表面有泡咋解决,馒头起泡咋解决(3)

馒头表面有泡咋解决,馒头起泡咋解决(4)

馒头表面有泡咋解决,馒头起泡咋解决(5)

馒头表面有泡咋解决,馒头起泡咋解决(6)

要分析这种情况,就要理解馒头加工的原理。馒头加工是利用面粉中的酶和添加酵母,利用外界的水分、温度条件,在面团中产生气体,利用面粉中面筋的弹性和延展性,形成一个个气泡,然后加热定形,固定住馒头的形状。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出,馒头如果出屉完好,说明起发能力没有问题,在冷却后收缩说明面筋骨架强。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